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一带一路”是中国原创的方法论
时间:2018-02-17 来源:公共外交季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召开,这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主场外交。本文作者在会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开幕辞以及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后,结合其任职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的特点,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几点体会。
  
  第一,“一带一路”是世界尺度的知行合一。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崭新局势的回应,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建构一个更美好世界的一种探索、一种判断、一种回答,同时也是中国哲学理念知行合一的体现、一种务实的布局及其实现路径。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互利互鉴,需要“民心相通”,打造“文明之路”,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 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其中巨大的文化自信、思想自信和行动气魄源自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经验,既有宏观战略的清晰构想,又有具体行动的扎实落地。
  
  第二,“一带一路”是中国学界的责任担当。
  
  2013年习主席相继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高峰论坛开幕辞中,习主席专门提到“官、产、学各界代表”,学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起到智力支撑等积极作用。我个人认为,作为学界一员,我们要积极介入、提前占位,学术先行,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为该倡议的实施做好思想和人才的储备。
  
  中国文化的四个内涵:充分尊重和维护人的价值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标举“君子为上”的道德品格、精神气节,指向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强调个人对世界、国家、民族的道义担当,即家国情怀;崇尚“和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中国文化的这些层面,在近几年习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得到体现。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是较早主动将“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在学术研究的机构。2015年3月开始,我们组织力量调查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地区的传播和接受效果,2016年3月发布中国电影“一带一路”影响力调研报告,之后还出版了《银皮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年度报告》,围绕“一带一路”进行了专门研究,为中国电影的学术研究、市场开拓、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自2011 年创办以来,共邀请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98位青年来华体验中国文化,创作出98部中国文化短片,用外国人的视角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当代中国。这些短片通过网络投放、全球展映和社交媒体发酵,使越来越多人士接触、体验、了解了中国文化。2015年,习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提到“看中国”项目,肯定了该项目在青年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2017年,我们主编《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看中国》,精选上述98部纪录短片及其简介、海报、创作感言与文化感受、指导教师寄语等,涉及当代中国文化多个领域,图文并茂、中英双语,并附每部短片二维码视频链接。该书被“国新办”选中进入高峰论坛会场摆放和赠阅。“看中国”项目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成为“民心相通”的独特案例。
  
  第三,“一带一路”是中国原创的方法论。
  
  习主席指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
  
  这种方法论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大话空话,而是实事求是、具体务实,充分彰显了“一带一路”在执行层面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习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了“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 和“文明之路”等五大领域的宏伟蓝图,每项均有较为具体的项目落地。
  
  “一带一路”无论作为倡议,还是作为方法论,都为学界进一步顺应国际国内战略需求、开掘学术研究议题、拓展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展现出新的机遇。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也自然浮出水面,比如,是否该在大学设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专业?如何培养既熟悉中国文化又懂得与外国受众沟通的人才?等等。
  
  “高峰论坛”胜利闭幕,“一带一路”宏伟大业将迎来新的加速发展。学界要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敢于借力“一带一路”思考世界性的重大文化问题,并借助“一带一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贡献。
  
  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