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静言,1937年生,湖南攸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1961年进入外交部从事口笔译翻译工作。其后20余年在中国驻智利、古巴、阿根廷、巴西、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国大使馆任外交官,1995年退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外交笔会理事,中国作协第八、第九次全代会代表。
日前,老领导林平的女儿转发我一张照片,说是在整理父亲遗物时看到的,问我这是不是当年在智利时拍摄?我仔细一看,没错!是那个时期的,我没有,此前亦未曾见过,这可是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为中智关系发展进程保留了又一有历史意义的见证。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这张小小的照片令我穿越时空又回到了56年前……
右起:林平,黄志良、刘长恒(副代表)张萍(刘的夫人,会计)、刘静言、张廷福(厨师)
照片的背景是空旷开阔的圣地亚哥Los Cerrillos国际机场,呈现场景是原外交部美澳司副司长林平等6人下飞机后正大步迈出机场,人物及表情均生动清晰。这正是1965年3月新中国派出人员为在智利建立第一个半官方性质的常设机构——中国驻智利商务代表处首次登陆南美的情景。
中国驻智利商代处的建立意味着中国与智利,乃至整个南美洲的关系经历多年冰封后,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张照片拍摄的正是商代处人员抵达圣地亚哥国际机场的瞬间,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照片上的人员(自右往左)依次为:林平,黄志良、刘长恒(副代表)张萍(刘的夫人,会计)、张廷福(厨师)和我。
照片中人物周边没有出现其他人,但我记得,当时智利国际经贸机构的负责人、智中文协负责人以及一些对华友好人士都曾前往迎接,这张照片很可能就是他们中某位朋友拍摄的。拍摄人还在照片下端留下了一行手写的西班牙文说明:
想必他后来将这张照片送给了林平,因为当时我们没有自己人去拍照,智利当局对新中国人员的到来尽量保持低调,没有媒体在场,因为这里是美国的后院,一些重要拉美国家还是军政府掌权,在巴西又刚刚发生迫害中国派出人员的“九人案”事件,执行温和中左政策的智利弗雷政府不能不顾忌山姆大叔的反应,更何况智利与台湾还保持“外交关系”,台湾当局和台“大使馆”正死死盯着我们的行动呢。
这是一张令人引发感慨的照片。由于当时智方对商代处人数的严格限制,全部只有6人,那还是上级领导精挑细选、利用了夫人不占名额才定下的,志良和我是仅有的两个懂西班牙文的年轻干部。
那个年代,台湾在拉美十三个国家设有“大使馆”,而我们只是个不享受外交特权的商代处。在外交棋盘上他们占有绝对优势。我们虽然只有几个人,但代表的却是解放后日益强大的新中国,势必对拉美,尤其是美蒋势力造成强大的冲击和影响。
1965年10月1日中囯驻智利商务处在南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招待会。
有个小插曲,20年后我们在巴西圣保罗工作,那里聚居着大批解放前夕从中国移居南美的华人大资本家及前国民党政客。那年,退休后的林平夫妇重访拉美,我们和一些华人企业家聚餐,觥筹交错间,有人说起当年他们受反共宣传影响,把南美当作永久的政治避风港,1965年听说一些中共官员到了智利,进入南美洲了,大家吓得要命,觉得这下大难临头了……
我们听毕不禁笑道,你们说的这些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当年去智利的就是我们几个,很可怕吗?他们惊愕得睁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继而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原来是你们呀!如果说这些人当时只是不明真相而惶恐害怕,美台势力却是如临大敌,把我们视为必须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
此次招待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南美洲大陆上升起。
商代处甫一建立便成了美蒋敌特势力围攻和追猎的对象,策反、破坏活动不断……记得我们第一次举办国庆招待会时便有过一次激烈交锋。他们散发大量假请贴进行破坏,后虽遭挫败却始终不甘心,一直没有停止过破坏和捣乱。三年半后,志良和我奉调回国时,他们又设计了在旅途机场绑架的阴谋……
回想那些艰难的岁月,我们虽然人少,由于有强大的祖国为后盾,始终保持了斗志与信心,加之智利进步友好人士和爱国侨胞的支持和保护,商代处很快站稳了脚跟,经过几年艰苦的开拓工作,这个小小的外交阵地终于不辱使命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驻智利商代处所在地
志良和我离开智利后,黄士康接替我们继续在这一特殊的战斗岗位上艰苦奋斗。两年后阿连德当选总统,智利成为了南美洲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林平再次出现在Los Cerrillos国际机场时,已是中国驻智利首任大使。此后不久,拉美许多国家也相继向新中国伸出友好之手,掀起了与人民中国建交的高潮……
作者夫妇摄于商代处院内(右起:黄志良、刘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