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企鹅(中国)购买了中国作家盛可以的小说《北妹》的版权。此外,他们还以不菲的价格购买了王晓方的《公务员笔记》和何家弘的《血罪》的版权,启动了每年出版5—8本中国题材小说的计划。
企鹅(中国)成立5年多来,已累计出版20多种中文著作,既有《论语》、《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也有近当代文学作品,如《英格力士》、《狼图腾》等。
随着海外读者对中国作品阅读需求的日益增强,国际知名出版社逐步涉足中国题材类图书的出版。中国出版业在以多样形式“走出去”的同时,国际出版业巨头也深入中国市场,设立中国分公司,将中国优秀的出版物介绍给全球读者。
“最成功的营销是口口相传”
中国故事已被更多人关注
“最成功的营销,是人与人之间的营销,口口相传,因为这比广告更能让人信任。” 企鹅(中国)总经理英国人周海伦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过程中,《狼图腾》的营销是最为成功的一例,其英文版销量有几十万册,获取了丰厚的收益。在营销过程中,“我们没有直接将作者放到伦敦,而是在北京等地就开始做各种宣传推广工作,并接受国际媒体的采访,慢慢将影响力辐射到英语国家。”
作为全球著名的英国企鹅出版社的子公司,企鹅(中国)也将此种营销方式运用到其他中国图书上。4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亚洲版刊登了关于《北妹》的书评,将作家盛可以评价为“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周海伦介绍说,这本关注中国打工妹的小说在今年伦敦国际书展上受到了多家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关注,希望推出该小说的其他语言译本。
企鹅(中国)启动每年出版5—8本中国题材小说的计划,一方面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基于其对海外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倾向的准确把握,“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有关中国的故事,想阅读中国的文学作品,而目前以英文出版的中国题材文学作品种类有限,许多英美读者根本不知道中国近当代的优秀小说和知名作家”,周海伦敏锐地指出,虽然海外读者最为关注的中国近当代小说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但中国作家绝大部分英文水平较差,并且国外编辑懂中文的较少,优秀的译者较少,导致中国作家在国际影响力不足,优秀作品很难进入欧美市场。
周海伦透露,企鹅(中国)这几年来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采用了多元化的策略,将具有中国味道又容易获得国外读者共鸣的小说翻译出版,绝大部分不仅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更突破性地拓展了中国题材文学作品的范围。“《公务员笔记》是非常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小说,这本书中对世界的观察是西方读者不曾了解的,但作者采用的文学手法使得中西方读者对权力有着共性的认知”,周海伦解释说,“中国和西方读者具有语言、文化差异,但在深层次的感情和认知上具有某些共通的话题,我们想帮中国作者扩大读者群。”
“要确保原汁原味”
为每本书寻找合适的译者
在向海外市场推介中国图书的过程中,翻译的质量和水准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将中文图书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对于译者来讲是个挑战。
“会英语并不等于会翻译,翻译并不能仅仅做到翻译文字和语言,更重要的是纸背后的文化,而这要靠培养跨文化传播能力、国际知识等才能胜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学会副会长黄友义表示,他举了个例子,“怎么用英文翻译‘中国文化走出去’?只是简单地用英文翻译会导致误解,甚至会强化‘中国威胁论’,正确的翻译应当是‘扩大中国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
缺乏能够准确并高质量地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译者是现实的问题。周海伦表示,企鹅(中国)的编辑和她自己都能熟练地运用中文,并且建立了20多人的译者库。葛浩文便是企鹅(中国)的译者之一,他是美国圣母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教授,翻译了包括莫言、苏童、姜戎等在西方市场为人所知的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并帮助姜戎、苏童、毕飞宇夺得了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中的三届。“葛浩文是世界上最好的翻译家之一,这肯定有助于作品获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评委主席大卫·帕克表示。
“一个译者并不可能精通所有的领域,我们需要为每一本书寻找到最合适的译者。”周海伦告诉记者,每个译者需要花一两年时间来高质量地翻译一部作品。《狼图腾》是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图书市场的成功案例,企鹅(中国)用了两年多时间进行翻译。“我们目前计划每年出版5—8本中国小说,最主要还是翻译的限制。我们希望高品质的翻译,使得英文版本能保持中文版本的特色,让海外读者和中国读者在阅读完作品后,嘴里的滋味一样的。”
为此,周海伦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把握翻译质量,她自己要对比阅读小说的中文版本和英文版本,“以便确保翻译版本能保持中文版的原汁原味”,同时继续寻找合适的译者从而扩大译者库。为了共同提高中外译者的翻译水平,自2008年起,企鹅(中国)还与新闻出版总署合作开展文学翻译培训班,40人的班级容量中中外译者各占一半,学习翻译技巧,并且通过交流达到共同提高。
“中国作家将被世界接受”
“传出去”的成本还很高
目前,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也逐渐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走出去”的过程,不仅是中国出版机构开拓海外市场的良机,不少国际知名出版社也开始竞相介入中国题材的出版物。
“企鹅出版社非常看好中国题材的发展前景,我们看好中国市场”,周海伦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出版中国题材的英文作品,5年前企鹅(中国)刚成立时,读者结构与目前的读者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读者数量明显增多了,读者也更为多样化。”
国外出版机构正在通过自己独特的途径和方式不断传播着中国文化。以企鹅为代表的一些出版社开始越来越关注多元的中国文学,周海伦介绍说,“中国系列”包括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中国近当代文学作品。
20多年前,企鹅出版社曾在印度做过印度文学的集体推广,刚开始印度作家在欧美地区基本没有影响力,后来被推广出去的印度作家都具有了相当的国际名誉。而企鹅(中国)就是借鉴当初的做法,向欧美市场推广中国文学,提高中国作家的知名度。“与印度情况相类似,我觉得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将会被国际市场所接受”,周海伦表示,这必然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既包括企鹅(中国)等国际出版机构、中国的出版社等,也包括政府层面的文化推广活动。
中国题材作品进入国际市场时,由于在语言翻译、市场营销、文化传播等方面的障碍,导致中国出版社“走出去”的步伐还比较慢、国外出版社“传出去”的成本较高。
“我们英国政府经常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英国文化的影响力,德国政府开办了歌德学院。中国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全世界推广传播中国文化,这样非常有利于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进入世界市场。”周海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