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影视文化已逐渐成为公共外交的一张闪亮名片。影视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为深化中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借力中央领导重大国事访问和外交活动,积极参与中欧以及中俄、中英、中法、中印尼等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和媒体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亚太广播联盟(ABU)、亚太广播发展机构(AIBD)等广播电视专业国际组织活动,精心策划中国影视对外交流合作重点项目和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影视文化的魅力,显著提升了中国影视对外交流合作的水平、层次和影响力,影视文化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亮点和重要合作成果。
合拍成为重要方式
国际一流媒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2016年底正式开播。中央电视台7个国际频道已在16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整频道或部分节目落地,国际台已有98家海外落地电台。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加强,合作传播能力也得到提升。国际合作合拍成为中国影视“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央视与多家国外影视机构合作,推出系列精品节目栏目,取得较好收视效果。如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合作,共同创作了《生命的力量》《动物好伙伴》等优秀作品,与南非、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合作拍摄纪录片《改变世界的战争》《天河》等。其中,与捷克合拍动画片《熊猫和小鼹鼠》于2016年3月28日起在少儿频道和捷克巴兰多夫电视台同时播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作品。地方广电机构也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合拍,实现国际传播,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贵州广播电视台与法国电视二台联合制作的《相约未知地带——走进贵州苗寨》,平均每4个法国人就有1个人收看。
表达美好价值理念
改进思路,创新手段,拓宽渠道,丰富载体,打造了一批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走出去”“亮点”工程,如“中非影视合作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友邻传播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电影 普天同映”、“电视中国剧场”“中国联合展台”等。
在政府的支持和重点工程的引领下,目前已经有1600多部的中国优秀影视作品译配成了英、法、俄、西、阿、葡等36种语言,译配作品时长近6万多小时,在100多个国家实现了落地播出,多部作品在当地电视台创下收视纪录。中国影视节目在海外热播,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让越来越多的海外民众通过影视剧对中国有了更真实、更接地气的认知,如探讨中国人现代家庭生活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反映中国人为追求梦想而辛勤奋斗的励志故事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野鸭子》,体现中国年轻一代青春成长的电视剧《北京青年》电影《奋斗》,讲述中国悠久而璀璨的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体现中国少年儿童聪明勇敢、追求上进的《三毛旅行记》《少年阿凡提》等等。这些作品分别在海外不同国家播出之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影视文化可以跨越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区域,实现中国百姓与海外观众之间真正的联通,让世界各国体会到中国人核心价值理念中的美好。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电视台、哈巴尔电视台签署广播影视合作协议,举办“丝路剧场”开播仪式,落地播出中国影视节目。中国影视剧的播出,在当地收获了广泛好评。哈萨克斯坦哈巴尔通讯社股份公司总裁阿赫梅扎诺娃·阿尔玛古丽表示,“这将使得更多的哈萨克斯坦观众欣赏到丰富的中国影视节目,拉近两国民众的距离,希望两国媒体合作以此为起点,不断拓展形式、扩大规模”。
自从2012年斯瓦西里语配音版《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开播,到今天,近40个非洲国家播出了我节目,覆盖约9亿非洲观众。5年的时间里,一大批中国优秀影视节目走进了非洲大陆,从国家政要到普通民众中都有了中国“粉丝”。中国影视剧在博茨瓦纳播出后,博总统事务部常务秘书、广电局局长卡博·阿莫迪莫期待“博茨瓦纳观众能借此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根据颇具影响力的智库非洲民调组织“非洲晴雨表”2016年发布的一篇报道,非洲人民对中国的看法正变得越来越正面和积极,“非洲人对中国人民、文化和语言的喜爱”是推动中国在非洲积极正面形象的主要因素。
国产电视剧《生活启示录》在蒙古国举办了中国电视剧首个海外观众见面会,主演受到蒙古国“粉丝”喜爱,现场气氛热烈。(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推动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进行针对性精准化传播,根据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观众的收视习惯制定“一国一策”的传播战略。如近年来,针对蒙古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建立了对蒙传播节目库,进行蒙语本土译配后,积极进行宣传推广,并开拓播出渠道。国产电视剧《北京青年》《青年医生》《平凡的世界》等先后登陆蒙古国主流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尤其是《生活启示录》创下了蒙古国家台收视新高,打败了同期的俄剧、韩剧,连续20天夺得蒙古国收视冠军。中国电视剧在蒙古国市场份额已经与俄剧、韩剧鼎足而三。而就在今年9月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又率《生活启示录》主创团队编剧王丽萍、导演夏晓昀、主演胡歌和闫妮等在蒙古国举办了中国电视剧首个海外观众见面会,主创人员被蒙古国“粉丝”团团围住,现场气氛热烈。蒙古国观众说,看了该剧,了解了中国人对生活的包容与宽容,也才知道中国的大都市如此美丽,更想到中国看看、走走。
拓展出口路径方式
影视国际贸易是影视“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奖励扶持力度。5年来,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类型不断丰富,出口市场从东南亚、不断向非洲、中东、欧美市场拓展。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影视节目(包括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和综艺专题节目,不包括电影故事片)出口额近1.21亿美元。同时,影视贸易从单个“卖节目”发展到集成“开时段建频道”。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自2014年起开始海外平台布局,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办以当地语言译制包装的中国电视节目时段或频道,实现了多维度发展。截至目前,在海外相继开播了印尼“Hi-Indo!”综合频道、柬埔寨“Hi-Cambo!”综合娱乐频道和纪录片频道,南非、阿联酋、捷克、尼泊尔、英国、塞尔维亚、缅甸等“China Hour”中国节目时段以及俄罗斯“China Zone”新媒体专区。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使得海外本土化时段或频道迈上品牌经营、产业发展的专业轨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引进的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此举带动该节目在哈萨克斯坦热播。哈萨克斯坦哈巴尔电视台引进该节目播出译配版,并最终同步直播总决赛。(资料图)
中央地方形成合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支持,推动中央和地方广电机构、国有和民营影视机构形成合力,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目前仍是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的领军企业,近两年,年度出口销售影视节目2万多小时,出口节目已覆盖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媒体共超过150个,覆盖全球新媒体超过200多个。一些地方广电机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取得较好业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区的广播电视台积极打造全媒体海外播出平台,旗下国际频道及海外版权合作业务已经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海外用户达。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引进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带动该节目在哈萨克斯坦热播,甚至形成“中国文化热”。2017年3月25日开始,哈萨克斯坦官方“哈巴尔电视台”开始引进《我是歌手》,播出译配版,并最终在总决赛实现了同步直播。另外,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民营影视企业如四达时代、华策集团等,这些企业涉足版权贸易、影视制作、技术输出等各个领域,是中国影视节目内容和服务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
作者:马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