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搞科学的,却要参加涉及科学问题的讨论,显然是想“哗众取宠”,或者自寻无趣。然而,我就在这样做,取不到什么“宠”,寻找点“趣味”,娱乐一下自己。
最近,关于“新冠病毒肺炎”是否会与人类长期“共存”的问题,被吵得很热,参与的人很不少,各方面的人都有,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新冠病毒肺炎”出现以来,在全球肆虐,迅速蔓延,形成世界性“疫情”。从一开始,它就被政治化,而且愈演愈烈,闹得国际社会很不安宁,严重破坏了和谐的氛围,撕裂了许多正常的关系。其间,中国被置放在了首当其冲的地位,不仅是被美国“甩锅”的对象,而且是被西方世界进一步打压、围剿的目标。
在我国,由于领导得力,处理科学、及时、透明,组织有方,加上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共同应对,“疫情”很快得到抑制,保证了人们的健康,也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受外部条件的影响,病毒始终未断,疫情也时有反复,形成人们的普遍关切和长期忧虑。
对此,一些专家认为“疫情”可控,但作为一种疾病,则很可能无法灭绝,“新冠病毒肺炎”会与人类长期共存。而另一部分人大胆提出,“共存轮”是没有信心的表现,予以批判,形成对立性颇强的争论。
坦率地说,从“新冠病毒肺炎”的出现、蔓延和变异等方面观察,出乎人们的意料和认知范围,加之人为因素的干扰,应对中困难重重,要想彻底将之灭绝,难度确实很大。作为一种疾病,很可能如同在人类历史上分别出现的其他病种,诸如各种癌、艾滋病、结核及不时爆发的多种瘟疫一样,不定期地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形成对健康的长期威胁。也就是说,作为“疫情”可以消除,但作为疾患,长期存在会是必然趋势。
就目前而言,对待“新冠病毒肺炎”应该有两个“战场”,一是科学战场,另一个是政治战场。两个战场紧密相连,互为成因,也互为依靠,但不能混淆一谈。科学就是科学,科学要有政治引领,但政治不能代替科学。
面对“新冠病毒肺炎”,人类需要集中智慧,排除干扰,下大功夫进行研究,争取尽快找到它的成因,进而取得应对它的方法和手段。但是,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疾患之一,人类必须要有与它长期“共存”的思想和物质准备。“预则立,不预则废”,打好“有准备”的仗,这不是没有自信,更不是没有政治头脑。
我想说,我不是“和事佬”,在“政治”和“科学”之间有着明显的倾向性。
(本文作者徐贻聪,中国前驻厄瓜多尔、古巴、阿根廷大使,公共外交网特邀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