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传来魏柳南(VAIRON, Lionel)博士因癌症不幸离世的消息,这是临近岁末最令我难过的灰暗的一天了。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人类社会百年未有的疫情大流行,太多的人离开了,但是亲切和熟悉如魏博士这样的朋友离去,于我还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他的离去无疑是中法两国友谊事业的巨大损失。
魏柳南先生作为一名资深外交官,曾常驻中东和东南亚,同时致力于中国问题的研究,是法国乃至欧洲汉学界数得上的活跃人物。2015年7月,魏博士经察哈尔学会时任秘书长张国斌先生推荐加入察哈尔学会,成为学会高级研究员,为学会公共外交领域事业的开展作出过不小的贡献,我本人与魏柳南博士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今年疫情大暴发以来,我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时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种势力围剿攻击中国的舆论铺天盖地。魏博士尽管已是抱病之身,还坚持在法文和英文媒体上替中国客观发声,理性的分析和中肯的观点立场赢得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尊敬。
这一年多来,我也不时收到魏柳南博士电邮转来的文章,这样替我们说话的外国人,特别是一个有影响的欧洲汉学家,在今年这样的大环境下,其实是很难得、不容易的。
如果说自1964年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两国关系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那么魏柳南先生就是新时期这条友谊之路的推动者和维护者。他摒弃了很多西方媒体带有偏见的观点,从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发展,在很多场合驳斥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同时也在很多平台对中国如何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发表了比较中肯的看法。他酷爱中国的政治、文化并深入研究,也曾分析西方媒体对中国谣言和诽谤背后的真相;他曾在“南南人权论坛”上发声“每个国家都应该走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也曾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示“中国的抗疫成果有目共睹,不容诋毁”。
2006年,魏柳南博士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的威胁》,有媒体采访他出版这部书的目的,他表示当时最主要的想法是让法国人增强对中国的了解,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来驳斥在欧洲盛行的“中国威胁论”。
我也拜读过魏柳南博士的这部著作,虽然题为《中国的威胁》,但更多是以国际视野的外交理念对21世纪中国的崛起进行比较深刻的分析,客观地指出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让西方民众更客观真实地了解发展中的中国。
魏柳南博士加入察哈尔学会以后,无论是在参与学会活动中的建言献策,还是私下场合的沟通交流,他对于公共外交工作的独到观点都让我很受启迪,收获很大。他在解读西方对中国的误解时曾指出,中国始终用“中国的方式”来和世界沟通,有些观念对中国人而言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对西方人来讲就很难理解。比如“和谐社会”这种源自儒家学说的概念对于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外国人则很难理解这一概念。比如“小康社会”如果用英文或法文是很难翻译的。因为在西方文化体系中,没有这样的概念,因此要注重沟通的方法。
魏柳南博士在我们的缅怀与思念中离开了,但他留给人们的宝贵思想和实践经验将激励更多人在推动中法、中欧友谊的道路上坚定不移走下去。我们会一直惦记着这位在2020年圣诞节前夕远行的法国同事和朋友!
作者:韩方明(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