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公共外交讲坛(第二十二期)马振岗《英国—传统与发达交融的国家》上
时间:2012-05-29 来源:公共外交网
公共外交讲坛(第二十二期)马振岗《英国—传统与发达交融的国家》上
   

87e61e97882b46598a6bd4c435bc5bbe.png

英国—传统与发达交融的国家

    主讲人:马振岗


    今年是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40周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第30届奥运会也将在两个月后在伦敦点燃圣火。我在1965年至1967年在英国学习,后在1997年至2002年担任驻英国大使,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与大家分享我在英国的感受。

    一、 认知英国
    对大多数中国人说,英国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我
    的前任姜恩柱大使在外交部长期从事对英业务,后又成为负责西欧事务的副外长。他先后几次到驻英使馆工作,并担任过驻英大使。他这样一位对英国具有权威认知的外交官,在离任时却声称,“英国像是厚厚的一本书,我只读懂了第一页。”新华社记者马建国在英国三年多,编写了一本书,题目是《看不透的英国》。
    英国确实是一个很独特的国家。国土面积仅为24.48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190万,充其量只算是世界上一个中等国家。然而这样一个地不太大、人不太多的国家,却能一度称霸全球长达三百多年,侵占的殖民地是本国领土的130倍,人口为本土的8.6倍,创下“日不落帝国”的辉煌。这个帝国几乎在地球角落都留下它的印迹,英语成为流通全球的语言,所产生的那些众多举世闻名科学家、发明家、哲学家、理论家和文学家,对人类历史进程都发生过重要影响。
    二战以后,英国从巅峰上滑落下来,但影响力之大,依然与其面积、人口和实力远不成比例。无论从历史或现实的角度考虑,还是出于业务或旅游的需求,更多地了解一下这个国家都是有意义的。
    我在英国学习近两年,又在驻英使馆任职五年多,深刻感到英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历史、社会、人文等许多方面具有浓厚特色的国家。在英国游览和交往中,人们很快就会感受到:发达与传统同在,保守与开放并存,务实与善谋交混,礼貌与傲慢兼蓄。这些特点,方方面面都鲜明地体现出来。

    政治体制
    英国是个相当现代化国家,却又是一个古老王国。国家元首是“蒙上帝恩赐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与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名义上她也是英国法院首领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在英国,“女王”几乎无处不在。英国政府叫“女王陛下政府”,海外属地称作“女王陛下的属地”,军队和官方机构名称前都带有“皇家”二字,如“皇家空军”,议会反对党称呼是“女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国歌名为《天佑女王》,女王官方生日是英国国庆日(女王诞辰日实为4月21日,官方规定为靠近6月11日的星期六)。从首相到普通百姓都是“女王的臣民”,正式宴会前要举杯为女王祝福。钱币和邮票上都有女王头像。1990年欧共体讨论建立经济货币联盟时,英国不肯接受“转让主权”,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还表示:“我怎么可能到女王那里对她说,在我们的货币上以后不再印有她的头像?”
    看起来女王似乎拥有至高无上权势,但实际上英国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会,权力的执行者是政府,君主只是“统而不治”。每年议会伊始,女王都要乘坐豪华的马车,由白金汉宫去议会大夏主持议会开幕式。女王身披王袍,头戴王冠,端坐在上院金碧辉煌的王座上,派人召唤下院议员来聆听她宣读《女王政谕》。女王口口声称“朕将如何”,“朕的政府将如何”,其实这篇《政谕》完全是首相拟定的,只不过借女王的嘴讲出来。有的首相与国王关系不爽,甚至事先都不交国王过目。这个事例清楚地说明了君主的作用。英国这种君主立宪制政体已存在了三百多年,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英国封建君主制作为社会制度确立下来,始于1066年的诺曼王朝。此后940余年间,英国改朝换代,先后经历了十个王朝,直到现在的温莎王朝。起初150多年,君主以“君权神授”为名,实行独裁统治,权力不受任何约束。但随着社会发展,新生社会阶层越来越难容忍王廷的独断专行,开始对国王的绝对权威提出挑战。1215年,大贵族联合新生的市民阶层反对国王约翰暴政,迫使他签署《大宪章》(Magna Carta),首次用法律形式确定了国王权力范围。之后,新时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更发展成势,逐渐与王权形成对峙,终于爆发了1642年至1660年议会抗击王廷的内战。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击败了王廷,国王查理一世也被送上断头台,英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实行了11年的共和制度。王室后来虽然复辟,但权势却受到很大削弱。1688年,议会对企图推行专制行为的国王詹姆士二世发动“光荣革命”,迫使新国王接受《权力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使英王的权力近乎全部空壳化。这标志着英国封建君主制的终结和君主立宪制的完全确立,也就是所谓的议会民主政体。英国利用其曾称霸世界的优势地位,到处推行“议会民主”制,对许多国家政体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议会民主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伴随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英国议会民主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直接选举,二是多党制,三是两院并立。直接选举已渐渐蜕变为形式,难能真正反映人民意志,选民对此多渐已失去兴趣,现在每次大选,投票率一般仅有半数甚至更低,就是明证。多党制实际变为两党竞争,其他党派难有执政的机会。两院制中的议会上院(贵族院)权力已日趋式微,难对下院(平民院)形成制约。
    二战以后,英国基本是保守党和工党轮流掌政。1997年4月,在野长达18年的工党在领袖布莱尔率领下,打出“新工党,新英国”旗号一举击败保守党。工党两任首相当政13年,在2000年大选中败北。保守党仅赢得议会下院307个议席,不足650个议位的半数,只得与自民党(57席)合作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担任首相,自民党领袖克莱格担任副首相,联合政府执政至今。

    经济盛衰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强国。182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到1850年,煤产占世界总产量的60.2%,铁产量占50.9%,加工了世界46.1%的棉花产量。各国使用的纺织、铁路机械以及蒸汽机等许多机器多是从英国进口。19世纪中期,英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而且也是世界最大的商业大国、海运大国和金融中心。但在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英国因循守旧,先后被美、德等国超过,在钢、铁和煤炭三个重要领域失去领先地位。到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在传统工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殆尽,在新兴工业方面更落后于美国和德国,世界工业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
    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打击惨重。二战中英国财富损失了四分之一,军费开支达250亿英镑,还变卖了43亿英镑的海外资产。1937年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重占12.5%,1948年降到11.7%,1953年更下滑到8.3%,实际已沦为二等强国。
    战后英国为经济复兴进行了艰难的努力,并得到美国支援,是马歇尔计划受援额份最大的国家,1948-1952年共获得26.88亿美元援助,经济逐步有所起色。1960年至1973年,英国经济增速年均2.9%。但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和随后的股票市场动荡,再次使英国陷于经济衰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了放弃凯恩斯主义、大力推行非国有化、调整工业结构、改革税收制度、削减福利等公共开支、削弱工会力量等一系列措施。这一被称作“撒切尔革命”的重大改革取得了相当效果,给英国经济带来新的生机。1981到1989年间,GDP年均增长3.6%,通胀率由多年的两位数降到3.3%-7.8%,外贸连续六年顺差,财政出现20年来少有的盈余。但在撒切尔政府后期三年,“经济奇迹”逐渐消失,接续执政的保守党梅杰政府在经济也未有大的作为。工党布莱尔当政后,提出所谓“第三条道路”,试图在右与“左”间调和。经济上,在继续奉行撒切尔时期行之有效的政策同时,重视调整其中激化社会矛盾的举措,鼓吹建立以政府与企业、雇主与雇员、国营与私营三个伙伴关系为基础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以期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另外还增加教育和科技投资,降低税收和控制公共开支,采取措施鼓励就业。这些做法使英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了低速而平稳发展。GDP年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通胀率在2.5%左右,失业率不超过5%。英国成为欧洲经济状况最好国家之一。
    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再次跌入危机,到2009年11月连续六个季度呈现负增长,经济收缩4.9%,失业率上升到7.6%,18-24岁人群的失业率更高达17.3%。直到2009年底,英国经济才显露复苏迹象,2010年二月前三个季度,增长率达到了0.4%。但2011年全年增长率仅为0.6%,2012年预计为0.8%,显然英国经济仍在艰难爬坡。
    总体看,英国仍是一个发达国家。GDP在世界排名虽由2005年的第四位降到2011年的第七位,但2011年GDP总值仍高达2.48万亿美元,人均39604美元。
    英国属于盎格鲁-撒克逊经济体系,主张自由贸易,市场开放,对世界“大出大进”。英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也是对外投资和吸纳外资大国。2010年,英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961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服务贸易总额为3835.88亿美元,次于美、德居世界第三。英国曾是对外投资数一数二的国家,也是吸引外资大户。
    经过改革和调整,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农业、工业、服务业比例为:0.7%:21.6%:77.7%。传统工业如煤炭、钢铁、造船、棉纺等已微不足道,发动机、航空航天、制药、能源等成为主要工业部门,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也有技术优势。按产值计算,英国制造业在2008年居世界第六位。
    服务业是英国最大产业和经济主要支柱,金融服务则是服务业的脊柱。众多的银行、证券交易中心、保险与再保险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期货市场等构成庞大而齐全的服务网。伦敦金融城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金融中心,在这个仅有1.4平方英里的地方,却聚集着2000多家金融企业和机构,包括100多家英国银行和500多家外国银行,近200家证券交易中心和20多家世界顶尖保险公司。全球20%的国际银行业务和三分之一的外汇交易在这里进行,每天外汇交易额达一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华尔街的两倍。“一平方英里”成为伦敦金融城特殊称号。

    三环外交
    英国人非常讲究实际,注重务实,外交上也是如此,随着国势强弱而起伏。在鼎盛时期,英国处处耀武扬威,在全世界抢占殖民地,肆无忌惮地侵略别国。但在二战后,英国从巅峰上跌落下来,沦为而等强国,便审时度势地调整对外政策。“三环外交”就是丘吉尔根据战后英国地位衰落和国际形势变化提出的外交方针。所谓“三环”,是指英联邦和英国本身一环,与美国等英语国家关系一环和联合的欧洲一环。简言之,就是英联邦、英美关系和英欧关系,而核心则是所谓的“英美特殊关系”。
    英国在二战中经济蒙受了空前损失,丘吉尔在波茨坦会议上说过,英国“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者走出这场战争的。”战争期间,由于法国很早就被德国击垮,英国又对苏联怀有敌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同美国形成同盟关系。面对战后的烂摊子,英国目光转向在战争中暴富的美国,期望借美国力量维持自己大国地位。美国从争夺世界霸权出发,在控制欧洲和对付苏联上,也需要英国这样一个帮手。共同的需求促成了英美的“特殊关系”。在整个冷战过程中,英国都扮演了美国小伙伴的角色,在重大国际问题基本都是追随美国。布莱尔当政时,英国企图在国际上“发挥超越本身实力的作用”,也需要“傍”美国这个霸主,呐喊卖力,并为美国出谋划策。英国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就是一个鲜明实例。
    美国对这一“特殊关系”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有用时就强调,不用时就疏冷。尽管英国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在经济、安全、战略和欧洲防务等方面与美也有歧异,但衰落的英国更需维持这种“特殊关系”,历届英国政府都没有完全脱离英美“特殊关系”的框架。英国确实从与美的“特殊关系”中捞到一些好处。例如,美最终于1958年同意与英分享核能研究成果,并签署了一项向英提供中程弹道导弹的五年协议,帮英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核国家。但英国也付出巨大代价。战后美国在全球的扩张,许多时候都是挖的英国墙角。总之,英美“特殊关系”有合有争,有起有伏,正如英国一位学者所说,“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暂时婚姻,伴随着合作旋律的持久音调是竞争。在维护两国作为公认的大国合作框架内,英美都在设法夺取优势和有利地位,这确是一种竞争的合作关系”。
    英国与欧洲关系更是曲折复杂,战后英国曾积极推动欧洲的团结与合作,丘吉尔一直是建立欧洲联盟的鼓吹者。英国推动建立欧洲联盟有自己的如意打算,一是凝聚欧洲力量对付苏联,从中享有欧洲联盟所能提供的集体安全保障;二是借此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但英国不准备当做欧洲联盟的普通成员,而想像当年一样凌驾和超越欧洲大陆之外去影响和干预欧洲事物。英国一直自视为“一个负有世界责任的帝国”,只想从欧洲联合中获益,而不肯放下身架,自然难以行得通。
    1957年3月,法德等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英国没有参加,而拼凑了一个七国自由贸易区与之抗衡。结果是六国共同体显现出旺盛生命力,而七国自由贸易区日益式微。英国传统的欧陆政策不仅使其丧失了昔日头号欧洲大国地位,而且处境越来越困难。在此情况下,英国被迫调整对欧政策,提出加入欧共体的要求,却附加不少条件。两次申请,两次遭法国戴高乐的否决。1969年戴高乐辞去总统职务,1970年英国不失时机地第三次提出申请,经过谈判,英国于1973年1月重于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主要出于经贸利益考虑,而且却也享到大量好处,英国半数以上贸易是在欧盟内进行的。但凡是欧洲一体化进程涉及“让渡主权”的事项,英国总是迟疑和拒绝。迄今,英国没有参加欧元区和申根协议。面临欧债危机与欧元区改革的巨大压力,在德法推动下启动修改欧盟条约进程。在去年年底的欧盟峰会上,英国首相卡梅伦以“保护英国国家利益”为由否决欧盟修约。26个欧盟成员国就“财政契约”达成一致并同意签署新的政府间条约后,又是英国独家不接受新财政条约,成为孤家寡人。这一举动无疑使英国在欧盟的影响力进一步减弱。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英国总是心有旁骛,可谓“身在欧洲心不全在欧”。
    英联邦正式成立于1931年,最初只是英国与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及印度等的一个“白人俱乐部”。但随着“非殖民化”进程迅速发展,一大批摆脱英殖民地地位的新独立国家加入英联邦,使其成为一个现在拥有50个成员的松散国家联合体。在维护外交、经济和安全利益上,英联邦曾是英国手中的一张王牌。现在英联邦虽已处于英国利益范围的边缘地带,但该组织成员众多,幅员辽阔,各国发展程度不一,而且英国在其中地位显要,既对英国商业投资有益,又便利与亚非拉及大洋各洲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和加强英国的国际地位。对英国来说,英联邦仍是一笔重要的政治资产。
    历届英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三环外交”进行过补充和调整,特别近20多年更加重视与新兴国家的关系,但“三环外交”依然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
    19世纪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勋爵有一句名言:“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利益是永久的和不变的。”这依然是英国外交奉守的信条。

    文化底蕴
    英国经历过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积淀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又是文明发展较早的国家,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财产。凡是到过英国的人,大都会被那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所感染。
    英国产生过一大批世界闻名的文学家、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创作出难以计量的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精品。从杰佛雷•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恩》、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等,到罗琳畅销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无一不是世界经典,文学花园的奇葩。彭斯、拜伦、雪莱、济慈、“湖畔诗人”群体等众多才华横溢诗人的诗作,至今读起来还是那么富有情趣。威廉•莎士比亚的38部传世杰作,萧伯纳的《窈窕淑女》等名作,以及安德鲁•韦伯的歌舞剧《剧院魅影》、《猫》、《日落大道》等,迄今上演不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英国也是一个富有音乐传统的国度,虽说历史上蜚声全球的经典音乐大师不多,但在流行乐、摇滚乐、朋克音乐和电子音乐等新潮流音乐上却走在前沿。甲壳虫乐队、滚石乐队等都驰名世界乐坛。从古典到现代,各种各样的音乐会接二连三。
    英国电影曾在世界享有盛誉,产生过许多优秀影片和杰出演员。由著名影星劳伦斯•奥利佛主演的《哈姆雷特》曾为英国赢得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奖,1982年拍摄的《甘地》更荣获奥斯卡八项大奖。电影业现已失去往日辉煌,但仍能不断推出几部优秀作品。
    英国芭蕾舞独树一帜,享誉世界。我曾在一个体育馆看过英国芭蕾舞团演出的《天鹅湖》,在蔚蓝的“湖面”上百只“天鹅”翩翩起舞,场面确实壮观。英国在美术、雕塑、建筑等个领域,也都有独特的成就。著名雕塑家穆尔的大型雕作曾在北京展出过,得到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英国拥有大量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私人收藏和图书馆,到收藏丰富的大英博物馆,或到流光溢彩的国家美术馆,或到展出形形色色现代派作品的泰特现代艺术馆浏览一番,都能体验到一种巨大的文化享受。
    英国人特别重视保存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名人故址和传统礼俗无不保护得完美无缺。在伦敦极其附近地区,就有编撰英国第一部大词典塞缪尔•约翰逊工作的房舍,诗人济慈居住过的宅院(在这里花园一颗大树下,他写出那首脍炙人口的《夜莺颂》),狄更斯住过的房舍(这里他创作了《荒凉山庄》等),丘吉尔的故居等等。在伦敦街头漫步,到处都能看到有点历史的建筑。为了保护一所故建筑,公路宁可绕一个圈子而不拆除那座房屋。这就是英国的传统。

    二、 体验英国
    要真正对英国有所了解,单靠读书、听讲演不行,最好
    到英国去亲眼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

    英国人的习性
    在英国只有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或者不列颠人,却没有英国人。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不列颠,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及一些小岛屿和海外属地组成。常说的“英伦三岛”实际是一个完整的不列颠岛。英国四个主要民族各有特性,英格兰人比较自傲、内向,对人往往表现得彬彬有礼,却缺乏诚挚与热情。苏格兰人较为直率,威尔士更较朴直。各民族同属一国,相互间却有些成见。在苏格兰或威尔士,千万不要说他们是“English”。我们的前辈把英国称作“英吉利”,可能就是按English翻译过来的。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不列颠岛上的人大都信仰英国国教。
    英国还有大量外来移民,主要来自南亚、非洲和加勒比地区。在伦敦等大城市里,可以看到黑白黄棕各样肤色的人群。英国不愧是世界人种博物馆。
    英国历遭罗马、法国、北欧人侵占,各都留下了自己的生命基因。英人又同欧美人通婚的较自由,特别是王室和贵族。在英国,已经很难找到纯种英国人。
    乍同英国人接触,大都感到他们比较保守、矜持,对人有些冷漠甚至傲慢,缺乏罗曼蒂克韵味。总体来说,英国人性格比较稳重、务实,办事认真而不浮躁,待人谨慎而不轻浮,感情内含而不外露,说话含蓄而不率直。英国人对事很少直接说“很好”或“很坏”,而是说“不错”或“还不够好”。英国由一个岛国一度发展成为世界霸主,难免养成傲慢和自以为是的毛病,总有些好为人师、想教训别人的坏习惯。一般人认为英国人很难深交,其实相处久了,英国人还是挺有人情味的。
    英国人具有较强的幽默感,有时也造成误解和误会。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爱开玩笑,他说:“上帝赐予人类最了不起的才能是幽默感。”但他却常常因幽默过度而带来麻烦。
    英国人一般不拿别人“幽默”,更不用别人的残疾或缺陷开玩笑,而经常是拿自己开心。我亲身经历这样的事。在上世纪70年代一次外交活动中,一位大使夫人要抽烟,旁边的英国大使立即掏出打火机,打了几次都不出火,他立即一本正经地说:“上帝,这一定是英国制造。”一位饮酒出名的英国政要应邀做演讲,相当严肃的场合,他却开场说:“对了,我想告诉诸位,我来前没有喝酒。”1998年朱镕基总理访英,应邀给700多工商界人士做报告,受到全场狂热般的欢迎。事后一位绅士告诉我,“他的报告内容固然重要,但我们特别喜欢他语言的风趣和幽默。”
    在外交场合,也有英国人借幽默而对他人讽刺挖苦,这需要警惕,适当予以回击。

    到哪里去?看什么?
    英国既有镌刻着历史遗痕的众多古迹,又有自然赋予的独特景观,还有长期积累的艺术财富,值得游览和观看的东西很多。
    就地方而言,伦敦是第一选择。这里有闻名遐迩的白金汉宫、议会大厦、西敏寺、唐宁街、圣保罗大教堂、戴安娜王妃居住过的肯辛顿宫、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马克思墓所在的海格特陵园等许多场所。我比较喜欢参观伦敦塔,这不是一座塔,而是一片恢宏的老王宫建筑。那里有白塔、“血腥塔”、砍头台、“叛徒门”等等,可以体会一下英国当年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史。马丁塔里的珍宝馆更值得一观,这里陈列着历代国王的王冠、王杖、王袍、王剑以及价值连城的各种宝器。
    这里还有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伦敦图书馆、泰特现代艺术馆、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国家肖像画廊、市政厅艺术馆、女王美术馆等许多艺术殿堂,各处都有极其丰富的收藏珍品。参观这些地方能够得到很大的艺术享受。
    除了参观,还可以到唐人街等一些著名的街区游览,或到海德公园、肯辛顿公园、摄政王公园等地散布。如天气晴朗,应乘坐一下泰晤士河畔的巨大观光转轮“伦敦眼”,全景观远眺伦敦风光。夜晚乘游艇畅游泰晤士河,穿过塔桥等几座久负盛名的桥梁,观看两岸流光溢彩的特色建筑。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看场芭蕾舞或歌舞剧演出,或去听一场音乐会‘
    在伦敦附近,有温莎宫、汉普顿宫、丘吉尔故居以及牛津和剑桥两所著名的大学城。
    另一重要选择是爱丁堡。这是苏格兰的首府,有高居山顶的爱丁堡城堡,女王另一王宫荷里路德宫,一英里街,苏格兰博物馆等,都很值得参观游览一番。
    英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如保存当年罗马浴池的巴斯、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德、风光迤逦的德拉姆、古色古香的切斯特、知名海港朴茨茅斯等等。
    如喜欢大自然风光,湖光山色的大湖区和遍布英国的15个国家公园都是良好的选择。
    英国可去可看东西太多,许多地方都令人留恋忘返,旅游者也只能有选择地走马观花走一趟,体味一下英国独特的风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