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公共外交讲坛(第二十一期)穆文《走近摩洛哥,了解摩洛哥》上
时间:2012-05-29 来源:公共外交网
公共外交讲坛(第二十一期)穆文《走近摩洛哥,了解摩洛哥》上
   

1be094cbcacd7f49d96223b95f16464b.png

走近摩洛哥,了解摩洛哥

    主讲人:穆文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很高兴有机会和朋友们交流。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开辟这个平台的时间不长,但已为听众朋友们了解世界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对此表示祝贺和赞赏。

    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走近摩洛哥,了解摩洛哥”。我用“走近”和“了解”,是因为这个国家地理位置距离我们比较远,大家对它知道得相对少一些。打开世界地图会看到,摩洛哥的位置在非洲大陆的西北端,中国人去摩洛哥,通常是取道欧洲各主要空港(巴黎、罗马、马德里、法兰克福、雅典等),转机飞越地中海抵达那里。摩洛哥是22个阿拉伯国家中的一员,除了北部非洲的毛里塔尼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其余阿拉伯国家都位于西亚和阿拉伯半岛及海湾地区。

    从2010年11月开始,一场席卷中东北非地区的社会动荡迅速蔓延,其来势之猛,发展之快,涉及范围之广,为这些阿拉伯国家独立以来所仅见。其中突尼斯的总统出逃,埃及总统被抓,也门总统被迫交权,利比亚领导人被杀,叙利亚的局势仍很复杂,至今还稳定不下来。除几个海湾国家外,地区大多数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既有深刻的内部原因,也有复杂的外部因素。我要介绍的摩洛哥也不例外。突尼斯在2010年11月闹起来后,同在北非地区的摩洛哥也受到影响。2011年2月,摩洛哥曾发生数万人参加的和平示威,要求修改宪法,减少国王权力,加快宪政改革,同时要求在任首相下台,解散政府和提前举行立法选举。鉴于国内局势和整个北非地区陷入动荡的情况,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于2011年3月9日宣布进行“全面的宪政改革”,接着成立了修宪委员会,对现行宪法进行较大幅度地修改。2011年7月1日,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了新的宪法草案。同年11月25日,又提前举行了议会选举,温和的伊斯兰政党—正义与发展党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由于没有获得议会多数席位,遂与前执政党独立党、进步与社会主义党以及人民运动组成议会多数派,联合组成新一届政府。正义与发展党领导人出任首相。这使得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
    摩洛哥自独立以来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1996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元首、宗教领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国王任命首相,并根据首相提名任命内阁成员。国王有权主动或根据首相提名解散政府。首相只是“负责协调各部的工作”。总之,国王是国家机器的核心和基石。根据新通过的宪法,首相要由在议会选举中领先的政党产生,首相作为政府首脑,将对政府和行政机构负有全责,拥有解散议会、提名和罢免大臣等多项权力。新宪法还加强了众议院的主导地位,强调司法独立,国家的司法体系由法官和全国人权委员会组成一个最高委员会,司法大臣被排除在外。这部新宪法以高票通过,被认为“具有重要历史变革意义”。标志着北非这个君主制国家朝民主宪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新宪法得到国内主要议会大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多数民众对此反应积极。西方舆论也给予积极的评价。

    摩洛哥的国土面积有459 000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南北长千余公里,东西宽750公里。从北向南,它像沿着地中海和大西洋伸展开的一条长巾,长巾的一头漂在地中海的水面上,另一头埋入撒哈拉的沙漠里。就在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国土上,有高山,也有平原;有湖泊,也有海洋;有高原,也有沙漠,地形地貌呈现多样的特征。

    摩洛哥是阿拉伯世界最西边的一个国家。我于1997年4月出任驻摩洛哥大使,在这个国家工作和生活了三年多,对它有些基本的了解。我想着重从一个旅游探访者的角度,对这个阿拉伯世界最西端的国度做些介绍。

    摩洛哥的位置在非洲,但同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有很大区别。人们去摩洛哥旅游观光,尤其是去北部沿海一带,总觉得它有点像欧洲,但又不同于欧洲。它是阿拉伯国家,但在某些方面同西亚,尤其同阿拉伯半岛和海湾的阿拉伯国家又有所不同。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的男子一般都戴头巾,周围扎着头箍。摩洛哥男子穿的阿拉伯长袍带着尖顶帽,有点像我们的连衣风帽。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女子除身裹黑色长袍外,头也包得很严,还要戴三角面巾,只露出两只眼睛。在公共场所,有的妇女还披戴黑色面纱,连眼睛也不外露。在摩洛哥则不同,除了年长一些的妇女和农村妇女外,一般职业女性和青年女子不戴或很少戴面巾。在卡萨布兰卡、拉巴特等大城市,穿各种各样前卫服装的妇女很多。男女之间的界限也不像海湾国家(包括同信伊斯兰教的伊朗)那样严格。例如在驻摩洛哥期间,我的夫人参加由驻摩使节夫人联谊会组织的赴阿联酋参观活动,夫人们出席一场阿联酋青年的婚礼,男女嘉宾是分开的,女宾场合全是清一色的妇女(新郎在只有男宾出席的另外场合)。婚礼过程中,一名男警察有事进到大厅,在场的一些阿拉伯使节夫人立刻紧张了起来,赶紧把松开的头巾裹得严严的,不敢露出一丝头发。对虔诚的穆斯林妇女来说,除了自己的丈夫,她们的身体包括头发是绝对不能暴露给外人的。可是在在摩洛哥,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妇女则没有这些戒律。
    摩洛哥被称作“日落之邦”,在阿拉伯文里它的名字叫“Al-Maghrib”,中文译作“马格里布”。这个称谓的来历同阿拉伯人的扩张历史有关。公元7世纪时,称霸西亚这块土地的是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中国历史上称它为“白衣大食”。公元682年,阿拉伯帝国的远征军在西征过程中,首先攻克了突尼斯,又从突尼斯沿地中海一路西进,行进到摩洛哥北部丹吉尔的海边时,眼前看见的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无法再继续前进,他们认为自已可能已走到地球的边沿,傍晚时,太阳从这里的海平面落下。他们便脱口而出,将这个地方叫做Al-Maghrib(马格里布),意思是“遥远的西方”即“阿拉伯西方”,或“太阳落下的地方”。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和认知能力,人们对大西洋秉持十分敬畏的态度,一直到“新大陆”被发现以前,也就是中世纪末以前,摩洛哥这块地方一直被认为是“地球的边沿”即“世界的末端”。阿拉伯文中的Al-Maghrib和英文的Morocco、法文的le Maroc其实都是指摩洛哥。因此,在摩洛哥,经常会碰到马格里布这个称谓,尤其是全国性的机构,例如它的国家通讯社、政府机关报、中央银行等都冠以“马格里布”,其实就是摩洛哥的意思。法文的le Maroc据说是从Marrakech(马拉喀什)这个城市的发音蝉变而来。马格里布的本意是摩洛哥,后来作为专用地理名词,习惯上把除埃及以外的毛里塔尼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利比亚这五个阿拉伯国家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这五个国家成立的地区性组织叫做“马格里布联盟”。

    由于上述地理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摩洛哥兼具地中海、马格里布和非洲这三重属性。已故国王哈桑二世在其所写的自传《挑战》一书中曾写道,摩洛哥是“连接海洋、大陆、各国人民和各种文明的纽带”,并说,“摩洛哥好比一棵大树,它的根深深地扎在非洲的土地里,它的叶子呼吸着来自欧洲的和风,飒飒作响”。摩洛哥的多重属性和多元文化是它同海湾和半岛阿拉伯国家的主要不同之处。因此,摩洛哥人说他们的国家是“非洲的欧洲国家”或“欧洲的非洲国家”。历史上,来自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以及罗马人、汪达尔人和拜占庭人都曾光顾过摩洛哥,罗马人统治这里的时间最长,从公元前2世纪延续到公元5世纪,差不多700多年。15世纪以后,一些欧洲国家先后入侵摩洛哥。20世纪初,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国土事实上被一分为二:北部和南部两块地区由西班牙托管,其余领土为法国的保护地,北方城市丹吉尔被国际共管。

    摩洛哥的文化如同一块色彩斑斓的马赛克,具有鲜明的多元特征。它既有土著民族柏柏尔人的古老文化,又有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安达卢西亚文化,还有撒哈拉和黑非洲文化的元素。到了近代,由于受到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统治,又在一定程度上复活了本来就有的欧洲、地中海文化。
    例如,人名和地名:摩洛哥的人名和地名五花八门,除了阿拉伯人名和地名外,有的源于腓尼基和古罗马,有的来自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法文等。
    语言:摩洛哥的正式语言是阿拉伯语,2011年修宪后,把土著民族柏柏尔人的柏柏尔语也确定为正式语言。法语可以通用。可是在曾经由西班牙托管的丹吉尔地区,讲西班牙语仍相当普遍,广播、电视用西语播出的节目居多。
    音乐:摩洛哥的音乐舞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安达卢西亚音乐,一是乡村民间音乐。其中,安达卢西亚音乐是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期间所创造的音乐,它是摩洛哥各地音乐节、群众集会以及婚礼等庆典场合演奏的主要音乐,很受老百姓的喜爱。其音乐形式是将器乐伴奏同古典格律与演唱阿拉伯诗歌结合起来,曲调舒缓悠扬,适合叙事抒情,又有西班牙的浪漫情调。它的11个调式多是在安达卢西亚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
    宗教:摩洛哥的国教是伊斯兰教,但也有少数居民信奉基督教、天主教或犹太教,在卡萨布兰卡等大城市,不难看到天主教堂、犹太教堂与为数众多的清真寺比邻而立的景象。各种宗教和平共处。

    饮食:这种多元文化在饮食方面表现得也比较显著。摩洛哥的菜品集柏柏尔菜和阿拉伯菜为一体,同时接受和融入不少外来元素。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相比,这里的饮食发生了不小的变异。沿海和北部地区的菜受欧洲的影响较多,比较精细和注重外观。丹吉尔一带的菜则接近西班牙,西班牙风味(如海鲜饭)很受欢迎。南方的菜品则融入不少黑非洲元素,比较单纯和质朴。柏柏尔人聚居地区,柏柏尔菜显然更纯正一些。总的来说,相对于西餐,也许摩洛哥菜在不少方面更接近中餐一些,一般中国人都能接受。虽然他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炒菜,但其蒸煮炖炸等烹饪方法和中国相似,他们对肉类一般都要烹饪到烂熟,达到色香味俱佳,不大吃半生不熟的东西。摩洛哥菜品中也用黄油、奶酪和香料,但用量不多,一般中国人较易接受。他们的主食是面包和发面饼,其圆饼像新疆维族同胞的馕,连口味也十分接近。摩洛哥的海岸线较长,鱼产量十分丰富,年产各种鱼类几十万吨, 但他们平时吃鱼并不多,这是因为阿拉伯人本来就是游牧民族,肉类是他们的传统食品。这里面也有个习俗问题,他们招待客人主要是用牛羊肉,觉得这样显得大方体面,要是以鱼待客,则是家境寒酸的表现。因此待客的宴席上鱼类较少,去餐馆里用餐,可以吃到鱼,主要是煎炸烤一类。
    建筑方面:摩洛哥的建筑,尤其是集中反映其建筑艺术的清真寺也有别于中东阿拉伯国家。它具有浓厚的中世纪风貌,既有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特色,如宫殿建筑和古城堡建筑,又有欧洲建筑风格。摩洛哥的建筑在结构上讲究对称,多采取垂直和尖拱,墙面和地板用陶瓷或大理石碎块拼成各种图案,民居的大门多用整块优质木材雕成,建筑中多用艳丽的绿色(如琉璃瓦)和红色。传统的摩洛哥民居和中国北方的四合院有某些相似之处,房屋建在庭院的四周,环绕庭院的墙壁一般较高,只是他们用做寝室的房子又窄又长。摩洛哥建筑中广泛应用的瓷片镶嵌即马赛克就是从西班牙建筑技艺中吸取借鉴的。
    摩洛哥文化中的黑非洲元素更是俯拾即是。黑非洲的音乐、舞蹈和乐器在摩洛哥也很流行,南方地区,黑人的各种艺术形式,如粗犷质朴的舞蹈,深沉激越的音乐随处可见,黑人的文化艺术本身成为摩洛哥文化艺术的一部分。
    从科学史和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承认,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对科学和人文的贡献是空前巨大的。当欧洲尚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阿拉伯帝国已创造出无以伦比的辉煌,在化学、数学、几何、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和历法等广泛领域,阿拉伯人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例如,代数学是由阿拉伯人以阿拉伯数字为工具,结合古希腊的逻辑学发展起来的,“代数”(Algebra)一词即来自阿拉伯语Al-jabr;现代西方大量的化学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语;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有全欧洲最好的医院,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医院在内部设置方面已接近现代水平,有外科、内科、骨科、眼科、神经科和妇科等;12世纪,阿拉伯人已用蒸馏的方法发明和制作了香水。摩洛哥的古城菲斯的卡拉维因清真寺是相当古老的高等学府和学术中心,它比巴黎的索邦大学早291年,比牛津大学早390年。又例如,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南部近八个世纪,他们在那里广泛传播了阿拉伯文化,促进了那里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给予伊比利亚半岛全面深刻的影响。水稻、甘蔗、棉花、葡萄、橘子、柠檬、桃子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引进入西班牙的;种马、种羊也是由阿拉伯人从东方引进的,是阿拉伯人使那里的畜牧业发达起来,并在那里建立起纺织业、皮革业、造纸厂和陶瓷厂。

    中国同摩洛哥的关系十分悠久。早在宋代,从摩洛哥的北方重镇菲斯出发,沿地中海向东,有百余个驿站,一直通向埃及的苏伊士, 与丝绸之路连接起来。中国古代的瓷器和造纸术、火药等重大发明,正是经由这条大通道传入西班牙,进而传入整个欧洲。早在唐代,已有中国人到过摩洛哥,并留下文字记述。元代时,摩洛哥洲际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outa,1304-1377)在其远东之行中到达了中国,并且逗留了三年多时间。他到过泉州、广州和扬州,并从扬州取道大运河北上,一直到达元大都北京。伊本.白图泰的中国之行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之旅。在三年多时间里,他广泛接触到中国各阶层人士,详细考察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习俗。1354年回国后,伊本.白图泰将自己的见闻一一口述,由摩洛哥苏丹的书记官伊本.祖扎伊.卡尔比(Ybn Juzay alkalbi)整理成游记。伊本.白图泰的中国之行和游记,为当时的摩洛哥人和阿拉伯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在中摩交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在同摩洛哥各界人士的接触中,每当提及两国关系,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到伊本.白图泰的名字,他的家乡丹吉尔更是以他为荣。

    现在来说说去摩洛哥能看些什么,该去哪些地方。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去摩洛哥的目的是什么,是旅游观光,商务谈判,经济科技文化考察,还是专业性更强的深度考察,目的不同,选择的城市、地区则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做点基本的功课,了解一些基楚的东西是十分必要的,我建议大家不妨翻翻我所写的《日落之邦摩洛哥》这本小册子,它是上海世博会时出版的,是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系列丛书之一,也是2010-2011版摩洛哥旅游指南。

    去摩洛哥的国际航班一般首先抵达卡萨布兰卡(除摩洛哥航空公司外,只有法航开辟有抵达首都拉巴特的国际航班)的穆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因此可以首先从卡萨布兰卡开始参观。

    卡萨布兰卡濒临大西洋,在首都拉巴特以南80公里处,两市之间有高速公路。它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以其经济繁荣和和充满活力著称,被称作经济首都。这里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的现代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也是外国公司总部和金融代表机构的所在地。卡萨布兰卡的股票交易所成立于1929年,是非洲比较重要的交易所,上市公司和交易量仅次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卡萨一年一度的国际博览会也有一定影响。卡萨和上海结为友好城市。卡萨是摩洛哥的海上和空中交通枢纽,卡萨港年吞吐量2000多万吨,全国70%的进出口货物在此装卸。因此,如果去摩洛哥做商务考察,不妨把卡萨作为考察的重点。
    和摩洛哥的四大古都城市相比,卡萨布兰卡相对比较年轻,现代化程度也最高。它的名气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同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大片《卡萨布兰卡》有一定关系。电影里的“里克饭店”已不复存在,后来修建的凯悦饭店(Hyatt)在其大堂的一侧建造了当年里克饭店的微缩景观和那间著名的酒吧,里面张贴着电影中主要人物的招贴画,不时播放着电影的主题歌《时光倒转》作为背景音乐,到卡萨旅游和在凯悦下榻的人们都要来这里坐坐,体验一番电影里所描绘的那段战火纷飞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时光。

    卡萨布兰卡是西班牙文Casabulanka 的音译,意思是“白色的房子”。它的阿拉伯文名字叫“达尔贝达”(Dar el Beida),也是白色的房子。二战期间,卡萨布兰卡是美英联军在北非登陆的重要据点之一。今天,在位于该市以南30公里处的穆罕默德五世机场周围,依然遗留着好几个巨大的水泥设施,这是当年为美英联军飞机储存汽油的设施。1943年1月22日,盟军领袖罗斯福和丘吉尔曾在卡萨的老城区安法举行会议,商讨开辟欧洲战场的问题。围绕那次会晤,卡萨布兰卡的名字竟同法西斯德国的情报机构开了一个非同小可的玩笑。据说,在安法会晤前夕,德国情报人员获悉,罗斯福和丘吉尔将要在这里举行一个重要会议,发送这个情报时,工作人员想当然地把Casabulanka翻译成 White House(白宫),这样一来,卡萨布兰卡这个尽人皆知的城市便被理解成华盛顿的“白宫”,由于这一差错,卡萨布兰卡会晤躲过了一劫。显然,这个笑话意在嘲弄德国情报机构的愚蠢,因为德国法西斯之所以未对卡萨布兰卡下手,是由于摩洛哥当时所处的中立地位。但从这个笑话可以看出,语言翻译是件重要而微妙的事情,必须认真仔细,准确把握,如果大而化之,靠想当然或望文生义,就可能出现错误,甚至会贻笑大方。

    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这里最值得一看的要数哈桑二世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是20世纪80年代动工,90年代初建成的。从建筑规模来说,它赶不上麦加清真寺和埃及的阿兹哈尔清真寺,但就现代化程度来说,它在所有清真寺中首屈一指,因此被誉为伊斯兰世界的一大瑰宝。它建在卡萨市区的西北部,坐落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岸边,主体结构的三分之一建在填海而成的地基上。据说这是由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构思的,是来源于他的一个梦境,意在纪念他们的祖先当年乘船从海上来到摩洛哥。把清真寺建在水上,是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清真寺巨大的中央屋顶可自动开启,采集自然光。能容纳2万信徒祈祷的大厅的大理石地板下有地热设施,使人们即使在冬天拖鞋进入祈祷时不致受凉。高达172米的宣礼塔内有电梯,塔顶安装有发射激光束的设备。夜幕降临后,被地灯映照得金光闪闪的宣礼塔连续向麦加方向发射出一缕缕绿色的激光束,老远就能看见,寓意摩洛哥的穆斯林心系圣城。这座清真寺共有25扇大门,一律用钛合金铸成,可以有效地防止海水蒸汽中盐分的侵蚀。可以说这座清真寺是摩洛哥现代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境内唯一对外开放的清真寺,一般游客可按规定入内参观,但必须事先把鞋脱掉。其他清真寺,非穆斯林只能在外面参观。

    在摩洛哥王国1300多年的历史上,有四个城市做过首都:先后是菲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和拉巴特。其中菲斯是最早被定为首都的城市,也最能反映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后建国兴邦,发展科技文化,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历史。如果想着重了解阿拉伯人到这里后早期的历史文化,建议去看看古城菲斯。

    菲斯城位于摩洛哥北部内地,在首都拉巴特以东190公里处。古代这里是北非地区的商贸中心,连接黑非洲和欧洲以及沟通马格里布和中东的两条驼队商道都从这里经过。菲斯附近的阿特拉斯山脉阻挡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山上的积雪溶化后又给它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周边有茂密的森林和大量可用于建筑的石料,农业比较发达,是个风水宝地。这里距海较远,易于发挥阿拉伯人擅长在内陆骑射作战的优势,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它成为阿拉伯人建国立业的首选之地。

    菲斯在阿拉伯文里叫法斯,意思是“金镐”,传说创建菲斯的伊德里斯一世动工兴建菲斯时,曾挖出一柄金镐,他认为这是个好兆头,于是便将要建的这座城市叫做法斯,按法文译作菲斯。菲斯老城是著名的宗教圣地和文化古都,1981年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阿拉伯宗教文化在摩洛哥的发祥地,被奉为摩洛哥的“精神首都”。

    菲斯的老城保存得比较完整。来到菲斯,你会立刻被它那巍峨的古城墙、宏伟的墙门及城墙上的古垛口所吸引。古城墙有17公里长,历经千年,墙基仍很坚固,墙体基本完好。14座城门风姿各异,分布在不同方向,将古城维护得严严实实,又使得城里的居民出行起来十分便利。

    街道可谓城市的记忆长廊。走近菲斯那迷宫般的街巷,看着眼前的一家家店铺和手工作坊,你仿佛进入了时光的隧道,置身一千零一夜里的场景,周围的一切是那末神秘,又那么悠远!菲斯的街巷很狭窄,有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而过。那里的店铺和作坊一个挨着一个,商贩们搬运货物不是靠头顶肩挑,就是靠小毛驴驮,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这里派不上用场。菲斯城的供水系统和城市一样古老。一千多年前建城时,设计者们充分利用了这里的20多个泉眼作为水源,根据泉眼的水位,在城内铺设了三层水槽,按流量的大小派上不同的用场,这套供水系统历经千年,基本保存完好,仍然发挥着作用。

    作为宗教文化圣地,菲斯的清真寺值得一看。位于老城市中心的卡拉维因清真寺堪称阿拉伯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占地近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米,可供2万名信徒祈祷。它共有16个平行的大厅,每个厅各有21个马蹄形拱券,跨度甚大的马蹄形拱券由一根根在比例上略显纤细的廊柱支撑,造成气势恢宏的远景效果。前面说过,卡拉维因清真寺也是一所宗教学校,阿拉伯世界的许多青年学子都曾在这里习经诵典。清真寺的图书馆在中世纪即极负盛名,馆藏十分丰富,其中仅古兰经的手抄本就有近万件,有各个时期的善本,有的书写在羚羊皮上,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令人叹为观止。这座清真寺的西侧是伊德里斯二世的陵寝,由于他是摩洛哥的主要奠基者,其陵寝成为穆斯林群众晋谒的地方。请注意,按照伊斯兰教规,非穆斯林不能入内。


    另一个历史古城是南方城市马拉喀什。它是南方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在首都拉巴特东南320公里处,是通向撒哈拉大沙漠的南大门,古代连接黑非洲与北非的驼队商道从这里经过。马拉喀什地区历史上是柏柏尔部落长期生活的地方,它曾是三个由柏柏尔人统治的王朝的首都。这里有高大威严的城墙,墙面用当地的红土涂抹,给人以热烈的感受;有著名的库图比亚清真寺,有萨阿德王朝的王陵,有独具魅力、热闹非凡的广场,广场上有身着古怪的大红袍背着羊皮囊的卖水人,有热气蒸腾的夜市摊位,有万花筒般的各种杂耍表演,有华丽马车供游人乘坐,这在摩洛哥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夜间,还可以去郊区观看“阿里之家”的马术表演,很有历史的沧桑感和沙漠民族的特色

    游览了马拉喀什,如果时间允许,并且对沙漠感兴趣,不妨去一下瓦尔扎扎特。瓦尔扎扎特被称作“沙漠之门”,它的名字来自柏柏尔语,意思是“没有丑闻的地方”。这里没有现代化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没有络绎不绝的人流涌动,没有光怪陆离的时尚景观,有的是红土干打垒筑就的城堡和恪守传统的民居,以及柏柏尔人征战厮杀,创造辉煌的故事和他们那种直爽、纯真和诚意。这里的Taourit城堡是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文化遗产,历经200多年仍保存完好,定期对游人开放。一位著名法国摄影家说过,摩洛哥是“用各种色彩构成的世界”。从20世纪80年代起,瓦尔扎扎特便成为世界著名导演青睐的地方,诸如《卡萨布兰卡》、《阿拉伯的劳伦斯》、《角斗士》等20多部好莱坞大片,都以瓦尔扎扎特及周围地区和沙丘为外景地拍摄。比如马拉喀什以南的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Ksar Ait Ben-Haddou),整个村庄都是用红土夯筑的建筑群。筑垒村建于800多年前,是当地柏柏尔人用以抵挡阿拉伯入侵者的堡垒。这是摩洛哥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筑垒村,集中反映出柏柏尔人干打垒建筑的高超工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摩洛哥历史上土著民族和外来民族之间征战厮杀的地域,也是从旷日持久的惨烈斗争走向融合统一的见证。据说筑垒村周围有类似月球表面的荒漠。摩洛哥政府重视保护这处历史遗存,曾多次拨款加以维护,这实在是明智的举措。

    如果自驾车或乘出租车去瓦尔扎扎特,从马拉喀什去的路线是翻越大阿特拉斯山,游人在汽车的摆布下盘旋而上,眼前的景物渐次变化,山下是高大挺拔的棕榈树和椰枣树,然后是阔叶林、针叶林,山顶是皑皑的积雪,下山时,又重新找回刚才消失的一切,这种升高和俯冲的体验,由于山间道路的蜿蜒曲折和险峻,是十分刺激的,不过安全问题须十分注意,一定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当向导,司机的技术和经验也特别重要。当然,去马拉喀什及其以南地方旅游,最好夏天不要去,夏天那里的气温太高。冬天去温暖干燥,是最适合的。

    对沙滩、海水情有独钟的朋友,还可以选择去北方城市丹吉尔和南方海滨城市阿加迪尔。由于都是海滨城市,即使盛夏去,也是十分舒适的。

    丹吉尔在摩洛哥的最北端,从首都北上约3小时的车程。丹吉尔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最近处只有十余公里。这是一座山城。摩洛哥于20世纪初沦为殖民地后,丹吉尔成为好几个欧洲国家的“共管”城市,被视为“冒险家的乐园”,老城区有几条街道,当年是火枪手、海盗、赌徒和各国间谍混迹的地方。由于有这段屈辱的历史,丹吉尔在摩洛哥独立后一度受到冷落,呈现萎缩的景象。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丹吉尔的战略地位重新彰显出来,重振丹吉尔被政府提上议事日程。丹吉尔被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国际金融中心。摩洛哥与西班牙合作,计划修建一条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的海底复线铁路,将欧非大陆连接起来。在丹吉尔及其以东的休达之间,摩洛哥正在修建一个深水港,中国一家公司承担了通往深水港的隧道工程。据说深水港建成后,丹吉尔将成为非洲最大的货运港,在摩洛哥的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

    置身丹吉尔的斯帕特尔海岬,放眼望去,大西洋和地中海在眼前交汇。地中海的水因含盐量高而呈蓝色,大西洋的水则不那么明显。天气晴朗时,这种界限更明显一些。

    在丹吉尔的海滨散步,踩着柔软的细沙,看着在海面戏水的海鸥,或观看日出日落,或游览周围的“大力神深洞”和“海市蜃楼”等景点,都会别有一番体验。
    阿加迪尔是是摩洛哥南方的一个海滨城市,离开首都有600多公里,是著名的渔港和度假胜地。城市,小巧玲珑,景观优美。它的黄金季节是冬天。不少欧洲国家都有旅游包机飞这里。从卡萨布兰卡去阿加迪尔也有小型班机,十分方便。阿加迪尔是大西洋岸边的著名渔港,许多国家的渔业公司在这里设有代表处,中国的山东、江苏、辽宁、上海等省市在这里有远洋渔业公司,常住人员有500多名。

    最后,我想说说去摩洛哥旅游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确实很有必要。因为我们去外国旅游,不管具体的目的是什么,都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公共外交的任务,或者说每一个出国的中国公民都是中国的一张名片,都是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他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去认识别的国家,同那个国家的人打交道,交朋友,同时也是那个国家的人们了解中国的媒介之一。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不是你情不情愿的问题。如果我们本身的素质好一些,出去之前又有的放矢地做了一番功课,那我们的旅行就会很顺利、很愉快,也会很有收获。旅行的全过程是增长见识和学习的过程。我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就是把”读”和”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活动。我们注意到,欧美国家的人来中国旅游,背包里少不了好几本旅行指南和介绍中国的书籍。现在不少出国旅游的同胞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一些人尝试用各种自助游的方式,走了好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照片,同时也同当地的民众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一些人还写出游记或专著,这都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摩洛哥是个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去摩洛哥的注意事项主要从这里说起。

    一般来说,不信教的人对宗教徒的行为有种好奇心理,这可以理解,但表现出好奇时首先要体现出尊重,不可因为好奇而随意猎奇。比如,看见戴面巾的妇女,不要随意去拍照。也不要随便对正在祷告的穆斯林群众拍照。如果想同别人留影,不论大人小孩,最好事先征得同意,与他们交谈,也不要涉及宗教禁忌和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住饭店用餐,不要饮酒,也不要打听酒类和穆斯林禁忌的食品。碰到斋月,在斋戒时间,不要当众饮水进食或吸烟,因为这会被视为对穆斯林法规的冒犯,情节严重的会被警察抓起来。还要注意的是,一到斋月,社会生活的节奏变得缓慢,下午3点以后,办公机构即空空如也,这时要找人办事比较困难。因此,斋月里最好不要安排去伊斯兰教国家访问旅行,去了会感到诸多不便。因为,斋月期间,从日出到日落,穆斯林信徒不吃不喝,虽然对外的服务设施,如饭店、咖啡馆、旅游景点等仍照常营业,但毕竟服务人员减少,服务水平也难如平常。普通餐馆,在没有解禁前则一律关门谢客。我有一次在斋月去外地出差,中途在一个城市逗留,想吃完饭再上路,跑遍全城都没有找到一家可以即时就餐的地方,只好靠所带的方便面解决。还应注意的是,斋月期间,如果碰到服务不如意的事,不要轻易去抱怨和提意见,因为这样做既于事无补,还可能招致反感。

    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数量激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去国外旅游的人一般钱包都很鼓,很吸引人家的眼球。树大招风,除了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外,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不要有暴发户的心态,到处讲排场,摆阔气。在公共场所,包括餐厅、咖啡馆、剧院、音乐厅、机场、饭店大厅、参观场所(特别是教堂、墓地、名人故居)乃至大街上,除适当注意自己的着装外,尤其要注意不要大声喧哗,随地丢纸屑烟头,就餐时不要抢占座位,用自助餐时不要取得过多,用完后盘中剩菜不少。有些人不遵守禁烟规定,随意吸烟,别人示意或指出还不当回事;不尊重妇女,不在就餐、乘坐电梯、地铁、公交车时给妇女、老人和小孩主动让座,这些不文明的举止都十分令人反感。个别人习以为常,到了国外依然我行我素,造成的影响很坏。个别出国访问的团组,在外国人面前还有所收敛,但一有机会搞内部总结聚餐,便往往把在国内大吃大喝的一套搬了出来,三番五次地敬酒,非得灌得酩酊大醉不可。凡此种种同我们这个有着5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极不相称。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小问题,用不着小题大做,其实不然。这些细节恰恰是一个人文明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体现。因为你的学问再大,事业再成功,人家可能不知道,但你的行为举止人家看得很清楚。世界各国的礼节会有所不同,但诸如客随主便,尊重妇女,女士优先,礼让老者,关爱儿童,勤俭节约,爱护公共设施,包括草坪花木,遵守公共秩序,等等,这方面的行为规范都差不多,这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总之要做到谦虚谨慎,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个出境的公民都能在这些细小的方面做得很好,每到一处,每接触一个人,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我们就对竖立国家形象做了有益的事情,也可以说为公共外交贡献了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