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要有“敌友”概念 不要“划分”敌友
时间:2020-07-07 来源:徐貽聪
   

250012befa33ef7c3bcf98ac44080439.png


  毛泽东主席曾经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关于敌人和朋友的概念,我们必须始终要有。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外交工作中,我们却无需主动、明确划分敌人和朋友。


  无疑,我们会被一些国家当作“朋友”,也会被一些国家看成“敌人”,这是事实,无可非议。也就是说,不分朋友和敌人,并不是没有敌人和朋友。


  从根本上说,中国外交的目的是寻求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目的,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预先划定工作对象中的“朋友”和“敌人”,应该将所有外国首先都当作“朋友”。因此,要求明确谁是中国外交的敌人和朋友是不正确的,完全没有必要,对中国外交有害而无益。


  由于目的和利益上的不同,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力量或力量集团,形成多极格局,相互关联。中国在其中也应该是一股力量,而且是不可低估的力量。但是,中国的目标是“统战”,是“平衡”,是化解矛盾和冲突,是求得世界的合理、公正、和平与和谐,而不是扩大敌友界限。


  在目前的世界力量对比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俄罗斯、美国构成的“大三角”关系,对世界产生着巨大、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个“三角”成因复杂,反复变化,为各方所重视。然而,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也不是蓄意扩大裂痕,推进矛盾,而是从缓解敌对因素和成分的目的出发,积极减少相互冲突,谋求拉近相互关系,避免战争的可能,有利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不“分”敌友,不是不承认有朋友和敌人。我们在扩大朋友关系的同时,需要有接受被别的国家当成“敌人”的勇气,要有面对这样局面的底气和必要的准备,但也要有“化敌为友”的决心和信心。就在“大三角”关系中,中国与俄罗斯有诸多历史纠葛,还被美国视为“战略对手”。但是,我们也无需设定它们中谁是敌人和朋友,而是坚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处理关系的原则,分别努力与它们求同存异,力争同它们通过“共处、合作”,达到“共赢、和平”的目的,朝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


  有“敌友”概念,但不主动、明确“划分”和“设定”敌友,两者应该并不矛盾,需要认清,可以也必须坚持。


  一点个人体会,抛砖引玉。

  

  (本文作者徐贻聪,中国前驻厄瓜多尔、古巴、阿根廷大使,公共外交网特邀高级顾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站凡属“公共外交网”版权的图文视频,转载或编辑使用均须得到授权,联系电话:+8610-8580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