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瓜拉尼艺术展乌拉圭风采
时间:2018-04-25 来源:公共外交网
   

 

  【公共外交网讯】2018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建交三十周年,由中国美术馆、乌拉圭前哥伦布土著艺术博物馆和乌拉圭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的“乌拉圭的瓜拉尼艺术展”于2018年4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展出,此次展览也是庆祝中乌两国建交三十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文化和艺术的交往,让两国人民彼此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沟通日益增强。此次将乌拉圭的瓜拉尼艺术带到中国美术馆,从多个维度展现了乌拉圭多元、悠久的历史沿革和独树一帜的文明特征,让中国观众得以一览乌拉圭人民近四个世纪以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对展览的凝视,乌拉圭人民对生命亘古不变的赞美和对个体生活的高度热情这两大重要命题彰显无遗。展览作为庆祝中乌建交30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也为加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开拓了新的视野和路径。

 

 

 

  乌拉圭前哥伦布土著艺术博物馆馆长多·德·阿尔梅达认为,此次展览能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将乌拉圭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的国家的文化呈现给中国观众,无疑将继续加强乌中两国间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也表示,文化和教育交流能使国家更加富足,很高兴能让中国观众了解乌拉圭的历史起源。此次展览将成为两国之间的一座文化里程碑。

 

 

 

  正如16世纪欧洲文明的到来对于乌拉圭人民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来自欧洲的文明与当地原住民文化随即产生激烈的碰撞,从最初的对立,至之后的逐步融合,过程的变化与发展贯穿于璀璨的独具一格的乌拉圭文化之中,展品横跨17世界至当下的近500年的历史维度,他们不仅仅是乌拉圭某一段历史时期截面的视觉图景,更是整个乌拉圭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艺术表达。这些不同时代的精美日常用品,呈现出乌拉圭人民几个世纪以来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的变化,这些饱含温度的日常用品还展现了乌拉圭人民审美的追求和智慧的创造。与其说这是一个艺术展览,不如说它是一幅展现乌拉圭人民十七世纪以来精神世界的历史画卷。

 

 

瓜拉尼巴洛克艺术 | 彩色木雕 

 

 

 

  此次展览主要展出十七世纪以来的乌拉圭的瓜拉尼艺术。瓜拉尼人是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南美洲建立殖民统治之前居住在南美洲的主要原住民族群,今天分布在乌拉圭、巴拉圭、巴西和阿根廷各地。瓜拉尼人在乌拉圭是最为主要的土著族群,是今天乌拉圭人口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乌拉圭领土上唯一保留其原住民生活习俗的族群。

 

乌拉圭的姆比亚-瓜拉尼人民间艺术

▲ 小篮子 | 竹子,尼龙编织、彩绘

▲ 大篮子 | 竹子,尼龙编织、彩绘

▲ 木头 | 雕刻,熏烧,彩绘


▲ 风铃 | 南瓜、种子、贝壳、纺纱


  此次展览展出了158件(套)乌拉圭瓜拉尼人的手工制品,包括巴洛克-瓜拉尼风格雕塑18件,马黛茶具12件(套),传统姆比亚-瓜拉尼民俗艺术作品43件(套),乌拉圭当代民俗艺术85件(套)(包括日常用品、服装和配饰等),立体展现瓜拉尼人的民间艺术传统及其当代转化。同时,还展出了深受姆比亚-瓜拉尼人手工艺影响,在风格上独具特色的当代日用品、艺术品、服饰。展览中的手工制品以木料、树皮、皮革、南瓜、金属为载体,涉及雕刻、浮雕、编织、针织和印染工艺。可以看到他们的图案和视觉元素,正在走向世界流行文化的前沿。


乌拉圭的当代民间艺术

 

▲ “探戈……恰恰……”独立系列 | 牛皮和线塑性

 

▲ 木头,雕刻

 

▲ 项链 | 种子、南瓜、羽毛、线、纺纱

 

▲ 羊毛,编织

 

▲ 拼接油皮信封包+复古艺术挎包 | 皮革、彩绘

 

▲ 群羊的竞技表演-乡村风景 | 木头和生羊毛,雕刻、彩绘

 

  三十年来,中乌两国始终在各个领域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交流合作,尤其在文化领域,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征为彼此进一步的交流提供了很多可能。此次“乌拉圭的瓜拉尼艺术展”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乌两国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展览精心的策划和丰富的展品也将为首都观众带来一场生动的艺术盛宴。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5日。

 

  据悉,乌拉圭的首都蒙得维的亚也将迎来代表中国文化最高水平的展览。(文/公共外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