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世界和平论坛会聚多国政要智库 李源潮王毅致辞发中国声音
时间:2013-06-29 来源:公共外交网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发表演讲


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公共外交网讯】6月27—28日,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指出和平是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共同的第一需要,而中国历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安全问题是世界和平面临的重大挑战,各国应“同心求和平,携手促安全”,树立“和平出安全,发展出安全,合作出安全,共赢出安全”的新理念,坚持和平对话,解决矛盾争端,通过合作发展,根除安全隐患。随后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科罗马与苏里南共和国总统鲍特瑟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秘书长、公共外交网总编辑曲真女士应邀出席论坛。

    作为我国举办的首个非官方高级别安全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世界变革中的国际安全:和平、发展、创新”,论坛得到了来自欧洲、北美、非洲和亚洲的多国前政要与智库的积极参与,以及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论坛首日的午餐会上发表其就任以来的首次公开演讲,从国情、体制、文化渊源、外交传统与世界局势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表明中国会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重视周边环境,义利并举、义重于利,继续团结发展中国家,并为维护世界稳定与安全承担应尽的责任。

    为期两天的“和平论坛”会程紧凑而高效,共举行了三次不同主题的大会,完成了18个不同议题的小组讨论。大会发言嘉宾有日本前首相、法国前总理、马来西亚前总理等,参与政府高层的决策经历与非官方的视角,使他们带来了开放而自由的思维与观念,在会场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上与会各国在安全观上虽然存在分歧,却难能可贵地一致强调合作而非对抗。在议题设置中,不同议题讨论都与中国相关,这也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各国期望中国承担更多更重要的国际安全责任。

    在论坛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谈及“和平论坛”的最初设想,始于2010年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创院时,名誉院长唐家璇提出,中国的公共外交不应仅囿于研究层面,应当效仿美英等国举办会集各国智库的高水平论坛,于是便诞生了连续两届的世界和平论坛——中国主导的公共外交实践。阎学通在总结本届论坛时表示,虽然国际安全问题的主导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但本届“和平论坛”上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却超过了发达国家,这在高级别的世界安全论坛中是一大突破,也表明国际安全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合作;虽然与会各方存在分歧,却一致认为国际机制需要改革,世界和平需要新的合作机制与新的安全观念。

    据悉,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有望于明年夏天在北京举行。

    以下是本网记者在论坛会场与部分与会嘉宾问答:

    1.(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陈健大使)Q: 美国在亚太实施战略再平衡战略时,充分发挥了巧实力的作用,这也与美国综合实力相对下降的现状相吻合。而中国在处理与周边邻国和大国关系时,虽然一贯强调坚定的和平立场,却仿佛效果甚微,请问这方面中国有什么能效仿美国的吗?

    A: 中国和平发展的呼声其实历来很高,但各国对和平的期望不仅是措辞,更是事实。因为世界历史上还未有大国崛起而不侵略别国,(所以对于)周边国家和一些大国对中国持谨慎甚至是警惕的态度,我们应当表示理解。到目前为止,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国防力量)是表示赞赏的,但他们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仍然会制定针对中国的防御战略。对此中国(民众)应予以一定的理解,因为一旦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也会不利于国家间开展对话与合作。只要他们的防御不侵犯我们的领土与主权,中国仍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Q: 您在上午的大会发言中提到,防御力量(preventive strength)是维护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一国寻求增强自身的国防实力时,哪怕是出于防御的目的,也会引起别国的反应并相应增加军备,从而陷入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的恶性循环。请问在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的时代,我们应如何解决“安全困境”呢,能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创新思维与观念吗?

    A: 和平(peace)与力量(strength)并不是矛盾的。如果你太过软弱,便有可能吸引其他力量来侵略你,你就无法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和平。但我们自身爱好和平,我们发展防御力量,却绝不使用武力(force)来侵略他国。正如本次论坛的主题“创新”,避免你所说的情况(“安全困境”)需要树立新的国际安全观念,需要更多的对话与合作。

    Q:您说在解决争端与冲突的过程中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关键因素,即领导力,需要打破常规的领导人,通过运用灵活的谈判技巧来打破现状,实现和解。对此我十分赞同,但您对民众在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的作用怎么看呢?

    A: 我说和平需要领导力,是因为领导人在两国政府的最终外交决策中有关键性的作用,但这并不说明我不重视民众的作用。相反正如我在上午大会中提到的,我希望有打破常规的领导人,他们关注的不是下一届选举,而是下一代人。和解不仅仅是停火的问题,还涉及到两个国家两个民族,我们需要这样的领导力,可以连结两国人民的心灵。公众参与在实现和平与两国友好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虽然今天只有一个巴基斯坦的记者到场,但通过他发回本国的报道,巴基斯坦的人民都可以了解到在中国、在今天的论坛上人们是怎么想的。通过社交网络,一国人民可以与别国人民交朋友,还有很多我还不知道的方式,让公众力量发挥作用。

    3.(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Q: 感谢清华大学与中国外交协会,为我们呈现如此高水平的论坛,两天内我们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与新观念,世界和平论坛在思想传播与启蒙方面的作用也许是深远的,您能就对“和平论坛”的期望与未来发展,做一个客观的估价吗?

    A: 首先我们希望能扩大影响,从这里发出的是中国的声音,我们希望能影响新的国际安全观念的树立和新的国际机制的构建。从本届论坛的举办来看,就此问题(安全与国际机制)与会各方不一定达成了共识,但让我们欣慰的是,他们都强调合作而非对抗,这为各方积极参与合作机制的制定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得到各国政界领导人的关注与参与,他们可以将本国的主张与理念带到论坛来,而他们也会受到论坛各方思想交流的影响。许多驻华大使参与本届论坛并担任小组讨论的发言人,与会专家的讨论有可能影响他们的看法,进而影响到他们国家政府的看法与决策。(文/公共外交网记者黄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