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李克强访欧 凸显中欧战略“全方位”思维
时间:2014-06-18 来源:
     中国总理李克强近期出访欧洲,境外华文媒体表示,此访凸显在全新国际形势下,中国与欧洲对对方的重视,以及中国对欧的“全方位”战略思维。分析指,中国领导人访问欧洲的个人魅力与“柔软身段”,中国在欧洲展示的“和平崛起”与“互利双赢”的诚意,向欧洲人说明,中国人是可信赖的朋友与伙伴。
  
  法国《欧洲时报》18日社论文章称,中英关系在今天,不但完全“破冰”,而且在各个领域均释放热络繁荣,进入健康发展期。回首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台以来对欧洲的密集访问,以及欧洲三大国家英法德首脑对华密集访问,就会知道,李克强此访,凸显在全新国际形势下,中国与欧洲对对方的重视,以及中国对欧的“全方位”战略思维。
  
  社论表示,从中国方面看,高层造访欧洲大国,只缺英伦一家。因而,李克强此次访英,实际上成为中国完成对欧洲“全方位外交”的里程碑。既是雪中送炭,也是锦上添花。
  
  说去年以来,欧中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合作高潮迭起,应不为过。说中欧双方“前所未有”地需要对方,应不为过。
  
  此外,社论分析,中国领导人访问欧洲的个人魅力与“柔软身段”,中国在欧洲展示的“和平崛起”与“互利双赢”的诚意,向欧洲人说明,中国人是可信赖的朋友与伙伴。中欧光伏争端上的双赢和解案例,说明中欧双方有能力与智慧,特别是有“妥协文化”来化解分歧。这与欧美贸易对抗文化形成对比。 这些正能量正在欧中关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李克强向英国展示的“真正的中国”形象,将为中欧未来关系发展与战略互信提升,为中欧双方开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崭新十年,添砖加瓦,注入新活力。
  
  领导人接连访欧释三信号
  
  另据香港中通社报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副主任苏晓辉17日撰文指出,习近平和李克强不到三个月内接连访问欧洲,透射出中欧关系向深层次、立体化发展的三大信号。
  
  第一,中欧发展相互需要。习主席访欧期间,中国与欧洲四国共签署120多项合作协议,涉及广泛领域。此次李总理出访,也将见证一系列重要协议签署。
  
  第二,中欧政治相互倚重。中国和欧盟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对欧关系在中国外交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去年的中欧光伏争端得以和解,近期日本企图“绑架”七国集团点名批评中国的阴谋破产,足见欧洲重视与华关系。中国领导人接连访欧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中欧文化相互借鉴。中国领导人在访问期间阐述中国的基本观念和发展理念,促进欧洲对中国的了解。
  
  建海洋强国 向英希取经
  
  香港《大公报》18日刊文,清华大学中国战略与公共外交中心主任赵可金指出,李克强此次出访英国和希腊,意在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梦,向这两个海洋方面的“专家”取经。
  
  赵可金表示,英国和希腊在海洋领域的先进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包括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三者之间如何协调,如何通过循环经济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李克强此行亦会促进他们与中国的海洋合作。此访期间,李克强将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并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中国的“海洋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在受访时表示,中欧关系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短时间内不会发生“退潮”。赵克金认为,李克强此次访问欧洲海洋强国,系与早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等欧洲大陆强国相呼应,体现中国对欧外交政策的一种平衡,亦有希望英国与希腊能够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意图。
  
  台湾《旺报》18日刊文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隆国强观点表示,李克强访英,对推进中欧关系发展有实质帮助;出访希腊显示出中国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具象征意义。
  
  隆国强认为,李克强到希腊去,就是中国进一步采取实际的行动,深化和希腊的经济贸易合作,也反映出中国对欧洲经济的信心,以及中国对整个欧洲的支持态度。
  
  化解“能源冷战”格局
  
  香港《文汇报》18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勤华表示,与英国石油巨头BP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符合中国能源战略重点,同时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和学习。从国际政治角度看,此举巧妙化解所谓的“能源冷战”格局,可谓“一石多鸟”。
  
  香港《明报》18日文章表示,中央高层近日密集访欧,李克强是继习近平、刘云山之后,百日内第三名造访欧洲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有北京学者认为,中国与美日关系不断复杂化的情况下,对欧洲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文章分析称,北京希望透过中欧合作谋求“外交突围”,例如美日曾希望借助6月初召开的G7峰会指摘中国的东海、南海主张,但峰会最终措辞谨慎,未对中国“点名”。
  
  此外,北京亦希望与英国妥善解决政治难题,例如人权问题。有专家指,这是中英之间的长期问题,为避免局部问题干扰双边关系,加强高层直接对话尤为重要。(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