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重温《甄嬛传》这几处经典伏笔,才发现导演埋了太多彩蛋
时间:2020-07-25 来源:中国网
   

  最近五年,只重刷过两部国产剧,《甄嬛传》和《瑯玡榜》。

  前者是女人群戏,后者是男人群戏,之所以如此经得起重刷,是因为这两部剧的确各有各的精髓所在。

1.jpg

  今日谈《甄嬛传》。

  所谓“温故而知新”,一晃,《甄嬛传》竟然已经是九年前的剧了,几年前《芈月传》开播的时候朗读君曾写“此今霸星横空,却不如那年杏花微雨”一文赞《甄嬛传》的云意春深之美,最近刷起这部剧时,又发现了它的其他妙处。

2.jpg

  关于《甄嬛传》的角色、演技、台词、服化道的经典精致之处都不说了,今天来说说《甄嬛传》的伏笔。

  这部剧伏笔有很多,拣出其中几处与剧迷们探究,欢迎大家补充探讨。

  伏笔一:

  群妃在皇后宫中赏花,彼时敬嫔刚刚被封妃(未行封妃之礼),甄嬛称敬妃姐姐,甄嬛一党与华妃一党就未封妃却行妃之礼一事争辩,华妃怼道:若是没福气的,差那么一时一刻终究也是不成的。

3.jpg

  此时甄嬛和敬嫔并肩而立,华妃的话看似是对敬妃说的,但后来敬嫔倒是一路晋级,没想到华妃一语中的的却是后来甄嬛封妃时的命运,甄嬛因被设计误穿了纯元的衣服,在最后一刻未能成妃,当真是应了当年华妃的那句“差那么一时一刻终究也是不成的”。

4.jpg

5.jpg

  伏笔二:

  安陵容第一次侍寝被“完璧归赵”。

  想来这个情节大家都记忆深刻,但大家是否注意到安陵容被送出养心殿后,路上遇到了替补她的余莺儿,余莺儿一路上唱着小曲好不得意,而安陵容哭得梨花带雨,仿佛整个人生都完了。

6.jpg

  当时觉得这情节只是为了营造强烈的戏剧冲突。

  一哭一笑,一悲一喜,后来再看发现不仅仅如此,其中也有巧妙的伏笔在,因为好巧不巧,后来安陵容获得圣眷也是因为会唱歌的缘故,剧中安排两人在当时相交实则有着更深的意味,殊不知余莺儿之后,后宫里以歌技艳惊四座的就只有一个安陵容了,是不是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在里面。

7.jpg

  伏笔三:

  甄嬛第一次怀孕。

  与皇帝正浓情蜜意,无意中聊到自家妹妹的倾城之貌,调笑皇上见了定要迫不及待地纳她为妃”,皇上打趣接话:“立马给妹妹封妃。”

8.jpg

9.jpg

  彼时只当是嬛嬛与四郎闺房之乐的调笑之语,殊不知后来甄玉娆成年,只身闯入宫闱解姐姐之困时,皇上便直勾勾地盯着她看,在之后的几次会面时,果然意欲纳她为妃,还将贴身的定情信物交付于她。

  所以大家看吧,皇上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10.jpg

  伏笔四:

  第四十一集,华妃被降为答应。

  偶遇圣眷正浓的祺嫔,祺嫔讽刺其说道:“华妃娘娘还总惦记着满门荣耀,却忘了树倒猢狲散。”

11.jpg

  华妃虽失去恩宠却从不落下风,这时只听她回道:

  “树倒猢狲散,这话说得可真好,你倚仗家里的功劳进宫,和我当初有什么两样,你以为做了美梦,只怕会落得跟我一样的下场。”

12.jpg

  初看这一段时,只当是后宫互怼的日常,是为了塑造华妃的人物形象,但后来祺嫔果然没有善终,正好印证了华妃的一席话“和我当初有什么两样”。

  有意思的是,祺嫔当时获宠除了家世功劳以外,也有因为几分像华妃的缘故。

13.jpg

  伏笔五:

  甄嬛和果郡王已私定终身,这时果郡王去打仗,临行前去凌云峰见甄嬛,俩人聊天聊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长桥典故,虽然没有详聊下去,但我们知道梁祝的故事:

  一个哭嫁,一个吐血早亡。

14.jpg

15.jpg

  后来甄嬛回宫莫不如再嫁,嫁的时候果郡王亲自送嫁,俩人虽然表面都并无情绪,但内心已是撕心裂肺、眼泪翻涌,是为“哭嫁”。

16.jpg

  再后来,甄嬛和果郡王饮酒诀别,果郡王饮毒酒吐血而亡,双双对应了当年“哭嫁”和“吐血早亡”的无心之语。

17.jpg

  当然,《甄嬛传》的伏笔远远不止于上述所说。

  比如选秀之时太后钦点了沈眉庄,而后沈眉庄一直是所有后宫小主中最得太后心的人,当年的钦点似乎是为了承接往后的亲密关系;

  比如崔槿汐为甄嬛能回宫与苏培盛对食时赠了一个亲手绣的贴身荷包,回宫后这个荷包引发了后头的宫闱祸事;

  比如敬妃时常给胧月公主灌输“一定要好好保护熹娘娘”,初看时只当是一句日常的叮嘱,没想到这样不起眼的日常叮嘱竟然为后面设计皇后一事做了最强助攻;

  比如伏笔得极远极深的那枚剪纸小像,牵扯出多少重要的情节。

18.jpg

  再回过头来看《甄嬛传》的几处伏笔,多以台词为主,而这些伏笔,不仅都有当下的戏剧必要和人物塑造的作用,也是为了后面故事情节的自然顺畅。

19.jpg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能不用台词表达的就尽量不用台词,一旦开口说话了就不能是废话,好的台词一定有它不得不说的理由。

  这才是这部剧,在时隔多年后,依然值得细品有趣的原因。好作品,一定是制作班子精雕细琢过的,在细密布置之后,将这个发现的乐趣又重新交到观众手里。

  这才是好剧的可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