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北方人和南方人有啥不同?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科学定论
时间:2020-05-16 来源:中国青年网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这是古今中外人类探究自我的终极发问。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话题,更是个严谨的科学问题。科学界对于人类不同族群演化的研究从未停止。作为人类演化史的重要一环,中国南北方人群从何而来、如何演化,一直以来学界没有定论,而现在,中国科学家给出了更明确的答案。


15日凌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独立主导、多家单位参加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通过对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逐步揭开东亚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历史的面纱。


9500年前,中国已有明显的南北方人群分化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北方人与南方人方言各异,外貌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付巧妹团队通过对大量的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发现,在中国,南北方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


付巧妹:距今9500~7500的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的人群,有非常明显的分化格局,也就是北方人的格局主要是跟古北方人群相关,南方同期的这些人群主要是跟古南方人相关。我们通过其他分析也看到了古北方人群跟西伯利亚的草原人群的联系,同时还看到了古南方人群跟东南亚的相关人群的联系。



3f587a829fcb8343c84b24363bd75789.jpg

遗址地理位置和时间分布


现代人中,古北方人的基因更“强势”


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亚大陆南北方人群之间的差异性和分化程度逐渐缩小,这种变化暗示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南北方之间频繁的人群迁移与混合。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古北方人群成分对现在的东亚人显示出更多的影响。


付巧妹:在8300年前的时候,南北方已经开始不光是迁徙,还有融合的现象。人群迁徙中的新石器南北有相互融合,但是在新石器之后,可能黄河以北的这些人群对以南的人群影响非常大,存在大量的迁徙。所有的现代人群相对于古南方人群而言,他们会跟古北方人更相关,所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古北方人对整个中国南北方人群的一个影响。


dcb71926eaa83c77682db8e405e02e2a.jpg

三个迁移事件的最大似然系统发育图,箭头代表迁徙方向


至少8400年前,南方人群中就有北方人的混入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距今5000年及以前,中国福建奇和洞人与台湾海峡亮岛人等古南方人群属于“第一层”人群;他们与从事农业经济的“第二层”农业人群,也就是现代东亚人是截然不同的。但付巧妹团队的研究修正了这一说法,其研究表明在至少8400年前,组成现今东亚人群、南岛语系人群基因结构的主要祖先群体之一已经在东南沿海出现。


付巧妹:8400-4000年前福建等地的人群,跟3000多年前的西南太平洋的岛民是属于相关人群,而这个岛民与南岛语系人群是非常直接相关的。我们直接把南方内陆的傣族跟台湾岛上的阿美族进行比较了解,我们发现古南方人群跟阿美族有更近的遗传联系。所以这个研究比较确认南岛语系是起源于以南方人群,比如说福建还有临近区域的人群为代表的人群。


f3724230cb147bfcd95f9ebbdd1ae5f3.jpg

福建奇和洞约8400年前的2号个体头骨


外来人群介入少 中国主体人群保持了基本连续


研究同时发现,虽然中国南北人群最初有着明显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一直是基本连续的,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来人群的影响,迁徙互动主要发生在东亚区域内各人群间。


付巧妹:欧洲人群在9000年前尤其是在农业出现以后,人群是不断受到外来人群的大换血。但是在中国,主体人群虽然有南北的分化,但它主体人群仍然是这些人对现在的人群的一些影响,而且现在的不同区域的汉族人群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也体现南北人群相互混合。


c920c0e3f7a82973184739e9e2637d87.jpg

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超净室


这一系列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对中国南北方人群古基因组的研究。那么,研究团队从哪里获取的古人类基因样本呢?付巧妹表示,他们与多家单位合作,创新古DNA捕获技术,实现从11个考古遗址中的大量土壤微生物DNA里“钓取”极其微量的人类核DNA。


付巧妹:最终捕获测序获得了北方、山东、内蒙古及南方的福建亮岛及锁港等地的11个遗址,其中有25个是距今9500年到4200年的个体和其中另外一个是300年前的个体。研究首次针对了中国南北方的人群,开展了时间跨度最大的这种系统性的研究,填补了人类演化史中的中国篇章。


de1ac41c63373e5f7f884c7777851ff4.jpg

中国山东扁扁洞一具约9500年前个体的颞骨


人类演化史研究中缺失的中国拼图,终于补上了!


近年来,与东亚毗邻的东南亚、西伯利亚等地的古代人类遗传演化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迄今为止,东亚,尤其是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类基因组的相关信息所知甚少。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指出,付巧妹团队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人类演化史所缺失的重要中国篇章,为探源华夏族群及其文化和修正东亚南方人群演化模式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树深:从遗传学角度揭开了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格局及迁移活动的若干谜团,是一项有关中国和东亚古人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的重大科学发现,对于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探源,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facf1b7a967b810c7c1b0debb313ac1a.jpg

东亚南北方不同时期人群遗传特点变化


付巧妹表示,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只是揭开人类演化史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更深层的疑问有待解答。


付巧妹:比如在旧石器时期相关南北方人群到底是怎么样互动的?沿海区域的北方人群跟内陆人士的差异在哪里?另外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关于中国南北方人群的迁徙,它到底跟农业技术传播有什么关系?而在农业技术之后,人群向北到底什么样的文化动因让它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系列其实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