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经贸
返回
后疫情时代电影产业如何升级?电影强国之路怎么走
时间:2021-09-27 来源:法治日报

5.png

  中国电影历经百年风雨主旋律作品受观众青睐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之路怎么走

  中国的电影科技从无到有,从引进模仿到引领创新,一路走来,不仅有看得见的发展成就,还形成了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家国情怀等传统价值观在电影中回归。

  在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中,除了领袖人物、着名将领,还有更多更丰富的人物形象可以被挖掘和塑造,只有具有真正感染力、穿透力的艺术形象才会打动人心

  要解决目前电影行业存在的内容方面的问题,需进一步落实电影产业促进法,还需制定更加清晰的向内容倾斜的产业政策。

  受疫情影响延期后,9月21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约回归。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主席莫高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电影事业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北京电影国际节的“新十年”将继续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立足战略定位、用好优质资源,努力打造中国电影勃兴的“北京方案”。

  电影作为艺术,是文化的重要构成,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从1905年中国民族电影诞生至今,中国电影经历了百年风雨。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主旋律作品,百年来在中国影坛上生生不息,成就了中国电影最突出的品格,也为电影产业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然而自去年年初疫情暴发后,中国电影产业遭遇重大挫折。截至9月23日,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收获343.05亿元,比疫情前2019年1月1日至9月23日的470.99亿元总票房下降27%。

  后疫情时代,电影产业如何改革升级,在稳步复苏的前提下持续健康发展,从电影大国成长为电影强国?这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嘉宾们讨论的重要话题,也是所有电影人都在思索的一道难题。

  中国电影稳步发展

  不断创新内生动力

  “锵……锵!”踩着锣鼓点,布幔后闪出一位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将,他一甩髯口,把刀一横,亮相。只听旁边有人喊“快摇”,一位守着摄影机的照相技师便使劲摇了起来……

  这是1905年秋天发生在京城琉璃厂丰泰照相馆里的一幕。这个本为着名京剧老生谭鑫培贺寿的新鲜“玩意”,竟成为一个开创性事件——中国民族电影由此诞生。

  百年后的今天,伴随着世界电影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电影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特征,铸就了令人瞩目的辉煌和成就。

  中国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傅若清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上介绍,中国的电影科技从无到有,从引进模仿到引领创新,一路走来,不仅有看得见的发展成就,还形成了自我变革、自我超越的内生动力,家国情怀等传统价值观在电影中回归。

  比如,今年春节,《你好,李焕英》海报上打着“大年初一,笑顺爸妈”的字样,但几乎没有青年观众首次观看此片后笑着走出影院。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贾玲不仅是在追忆自己的母亲,还唤醒了很多观众内心对于家庭、父母的真情,很多青年观众主动买票请父母到电影院去追忆他们的青春。

  傅若清说,近年来内地银幕并不缺乏亲情戏。不久前上映的《送你一朵小红花》《一秒钟》,前两年上映的《银河补习班》《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等影片,都具有浓厚的亲情元素,虽然这些影片的主要矛盾落到家庭和亲情上,但这些元素能让影片更好地融入观众,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百年来在中国影坛上更是生生不息,成就了中国电影最突出的品格:关注民族命运,抒发民族情感,呼唤民族觉醒,讴歌民族英雄。

  比如,2019年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2020年国庆档的《我和我的家乡》、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金刚川》等影片均在上映时带动观影高潮。

  再比如救火和航难题材,《烈火英雄》《中国机长》等影片用了更多篇幅展现每个“英雄”对各自家庭的爱,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以往国产影片中那种高大全的形象。

  傅若清说,如果说《战狼2》《红海行动》《八佰》等军事动作题材影片渲染了爱国主义的大情绪,《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则以另外一种形式表达爱国情怀。《我不是药神》《芳华》《无问西东》尽管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但这些影片都仅限于华夏大地,是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关怀影片,甚至要比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更具有家国情怀。

  主旋律作品受欢迎

  成为档期种子选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主旋律作品成为今年银幕上的主流。

  前不久,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征程起点的电影《1921》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反响热烈;紧接着,《革命者》《望道》《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狙击手》等相继亮相。一部部国产大片展开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用艺术语汇赢得观众的共鸣。

  据傅若清介绍,主旋律作品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质变的过程。“2009年《建国大业》上映的时候,这种主旋律创作当时本质上还是一个企业行为,而从《我和我的祖国》到现在的《我和我的父辈》,其中一个明显特点是举国之力,集行业所有资源,而不能说是某个公司的作品。”

  也正是因为2019年主旋律大片呈现出的新特点,推动主旋律作品大规模出现,成为各大档期的“种子选手”。

  集齐行业最优质资源、用心制作的主旋律电影所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此类电影逐渐为电影票房贡献了重要力量。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204.17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83.72%。

  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透露,未来5年,中国电影行业将要拍摄50部主旋律题材的影片,总投资在150亿元至200亿元左右。博纳影业集团也在积极拓展主旋律电影的商业版图,从“山河海三部曲”到“中国骄傲三部曲”再到“中国胜利三部曲”。“想用电影来记录时代,记录共和国每一个值得记录的平凡人、平凡事。”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说。

  在这次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业内人士均提出必须正确看待主旋律作品,他们认为主旋律作品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表达民族心声。通过电影的力量回望百年征程,让更多观众从中读懂初心,是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如何保障主旋律作品长盛不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业内人士认为,需要与主流观众产生共情,引发共鸣。在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中,除了领袖人物、着名将领,还有更多更丰富的人物形象可以被挖掘和塑造,只有具有真正感染力、穿透力的艺术形象才会打动人心。

  傅若清则提出,要回归制作本身。“《我和我的祖国》之所以能够在当年国庆档夺冠,原因是大时代和小人物的历史碰撞赢得普通观众强烈的共鸣。在内容上创新,让观众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主旋律大片。”

  参加电影节的《长津湖》导演黄建新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创作者必须要发自内心地爱电影。中国电影有过辉煌年代,也有过低谷,即便不确定性很高,但始终不乏坚守岗位的人,这都是源自于热爱。其次,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电影都会服从这个国家的主流价值。中国的主流电影要表现和颂扬民族的精神向往,通过人的冲突、复杂情感给予观众力量。

  “对观众来说,观影是一个感性而非理性的接受过程。因此,电影创作者要多将自己的思考和普通观众的思考进行结合。”黄建新说。

  勇于直面诸多挑战

  内容技术齐头并进

  去年疫情暴发后,电影产业遭遇重挫。中国电影人务实笃行,守正拓新,在海外电影市场仍未摆脱疫情困扰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复苏。但是如何在稳步复苏的前提下高速发展,从电影大国成长为电影强国?中国电影产业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认为,档期依赖症是目前中国电影面临的一大挑战。“仅依靠几部电影的优异表现支撑成绩是不现实的。中国电影想要走得更远,需要更多有竞争力的影片和有实力的制作公司、创作群体,从而使中国电影市场变得更加繁荣,让每天都变成电影的美好档期。”

  在内容方面,电影行业也有需要解决的痛点。王长田提出,分账比例、网络版权价格、新型盗版形势、档期协调、内容审查等问题都不容忽视。

  如何迎接这些挑战?“扞卫”电影院——这是诸多业内人士提出的解决办法之一。他们建议,一是提升电影内容的多样化,二是通过技术提升“仪式感”。在现有的产业模式下,这是能够让整个电影产业快速回血的有效方法。

  傅若清和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都认为,想要从电影大国成长为电影强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技术。

  傅若清将技术聚焦于拍摄技术和放映技术。他提出,中国电影发展了一百多年,但在技术迭代上明显落后。如今,疫情让全球电影产业格局开始重塑,中国电影是时候引领倡导技术提升,从而扞卫人们走进影院的初衷。

  在拍摄技术上,导演李安此前通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及《双子杀手》,反复实验4K+3D+120高帧率的高格式影片。为此,李安在好莱坞建了一个实验室,这种高格式影片目前在全球电影制作中都是领先技术。此前华夏电影为了放映这种高格式影片,推出了CINITY影厅。

  龚宇则将“技术”放大在整个产业链上,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例如对财务数据的可预测性;制作流程的技术控制;提升虚拟拍摄等硬科技。

  在王长田看来,要解决目前电影行业存在的内容方面的问题,需进一步落实电影产业促进法,还需制定更加清晰的向内容倾斜的产业政策,“要努力创作内容,如果一味放映别人的内容,我们不可能成为一个电影强国”。

  王长田提及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到国家引导相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投入力度;实施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从事电影活动以及改善电影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服务;鼓励法人、其他组织通过到境外合作摄制电影等方式进行跨境投资,依法保障其对外贸易、跨境融资和投资等合理用汇需求等促进电影业发展的措施。

  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如何让电影产业促进法更完善细致、更好地得到执行和落实,值得思考。“包括财税政策、社会对整个行业特殊的不同的认知等,这些都是保证从电影大国到强国迈进非常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