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琴声,特别是钢琴声,好像不怎么搭介,但我却经历了这样的一场“意外”,还留下很深的印象和留恋。
2021年仲夏的一个晚上,应朋友的邀请并陪同,我在北京享受了一场钢琴盛宴。两个多小时的专业演奏,是在一个古庙的殿堂里。悠扬的乐声,愉悦着我们的耳际,也穿透古老建筑的屋顶、飞檐,飞向洁净的天空,留下深情,留下思念,也留下一种新的思维和认知。
老实说,我在几十年的国内外奔波中,听过无数次的各类音乐会,都是在剧场、音乐厅、大会堂,也有的在餐厅、酒肆等公众场所。在大庙里听音乐会,却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并应该不属于“少见多怪”。
那天演出的场地名为“东景缘寺”,但已久无佛事。庙里既没有菩萨,也没有僧人,整个院落无人居住,因为有些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物品,诸如雕塑、景物,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还因为保护完好、得力,曾被联合国相关机构予以嘉奖。
演出者则是小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安天旭,是作为他在全国巡演的一部分安排的。这位于1999年出生在河北保定、16岁时考入“独奏家摇篮”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年轻钢琴家,孤身一人登台演出,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在应该是旧庙主殿的中央,摆放着一架“长江牌”黑色钢琴。演出开始时,安天旭径直走进大厅,默默地向四周的观众致意后坐到琴旁,开始了两个多小时的独奏演出。观众,包括不少幼童,没有任何声响地认真细听,适时地发出阵阵热烈掌声,给以认可,给以鼓励。
坦率地说,对于吹拉弹唱类的艺术,我真的一门不门,一窍不通,不知道该如何评论。当然,听觉还是有的,也能对演出的技巧、纯熟度有所判断。另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现场的气氛和他人的反应,也会给我以某种提示和启发,让我有所感受和领悟。但是,我还是不想对安天旭的演奏进行任何艺术性和技术性的评论,因为说出来的肯定都是外行话。
我想突出强调的是,演出的安排和实施的特殊风格。
那天的专场演出既无主持人,也没有工作人员,小安自己登台,直接演奏,没有报幕,没有节目单,但整场演出井然有序,气氛浓烈。特别是他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多次“返场”谢幕显示出来的坦然、谦恭、随和,让我有“别见洞天”的感觉。离开大庙时,我给安天旭发去了几个字:“真诚祝贺你的艺术和风格”。他的回应很直观,很简朴:“我会继续努力”,让我感受到其人。
古庙里传出来的钢琴声,悠扬,震撼,使我想到了前一段道听途说的许多关于艺术界人士演出传闻和花絮,带着的是鲜活、重重的遐思、联想。
(本文作者徐贻聪,中国前驻厄瓜多尔、古巴、阿根廷大使,公共外交网特邀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