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返回
都11年了!我一开口还是说崇文宣武
时间:2021-05-14 来源:掌上北京

  2010年7月,崇文跟宣武这对老哥俩永远消失在了北京的版图上。如今,已经过去快11年了!尽管如此,它们仍在北京人心中,从未远去!

14.jpg

  文武双全

  曾经的北京,是文武双全的。崇文曾是北京市中心的主城区之一。本名是“第七区”的它在1952年以崇文门为基础更名为“崇文区”。

15.jpg

  崇文有前门、崇文门外、东花市、天坛等7个街道办事处,237个居委会,占地16.46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43万。

16.jpg

  前门大街隔开了崇文和宣武,东崇文,西宣武

  而一旁的宣武区则是以宣武门为基础命名。宣武有陶然亭、天桥、牛街等8个街道,108个社区,占地19.04平方公里。拥有常住人口约54.4万。

17.jpg

  拥有上千年历史,孕育了老北京文化、戏曲文化、商业文化的崇文与宣武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了……

18.jpg

  2010年7月,

  崇文区和东城区合并,名为“东城区”

  宣武区和西城区合并,名为“西城区”

  至此,崇文和宣武已成为北京的历史……

19.jpg

  崇文宣武,忘不了的家

  电影《老炮儿》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六爷,没宣武区了,都合西城了”。这一句话让多少宣武人黯然神伤……

20.jpg

  在这十年间,身边很多崇文人跟宣武人都舍不得去换身份证。“110104是变不了,但住址成了北京市西城区,看着心里不是滋味啊!”

21.jpg

  北京人有句调侃崇文宣武的话是:“破崇文,烂宣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过去的崇文宣武保留着很多胡同,跟周围的高楼大厦一对比,就显得破烂一些。

22.jpg

  再回南城

  尽管十年过去了,可一提起宣武和崇文,北京人还止不住的思念。因为这是充满回忆但不再存在的地方,今儿就让我们坐上时光机,一起回家看看吧!

23.jpg

  过去的宣武,也是北京小吃的家。不少出名的北京小吃就是出自宣武。京天红刚出锅的炸糕,还未商业化的牛街也让人深爱,天天都想来。

24.jpg

  要说卤煮更得来宣武了。南横街的小肠陈还没吃够,天桥的杨老黑还在街边,虎坊桥凯琳的纸巾还是那么不好要。

25.jpg

  相比之下,崇文的小吃也更“文”。每天溜达着就能喝到锦馨的豆汁儿,一到正月十五就排队的锦芳小吃,还有那像“小饭桌”一般的老红桥炸灌肠了!

26.jpg

  来北京的旅游团必去的和平门全聚德和崇文门便宜坊可没有南城人的踪影,南城人要吃烤鸭的话还得是红莲跟德缘!

27.jpg

  以前的宣武公园,孩子们都来这捞鱼,当时也没人管它叫“宣武艺园”。陶然亭的大雪山也是胆儿大的孩子们的天地。

28.jpg

  崇文区的孩子们,溜达着就到天坛了。为了逃两分钱的门票,从北门扒着砖就爬进去了。进去放放风筝疯跑一天别提多开心了。

29.jpg

  城墙看着高,翻还是好翻

  那时的人们也爱逛街,比起老菜百,人们更好来国华。

30.jpg

  崇文门外的新世界百货也撑起了崇文商场的一片天。红桥市场也从天坛东门的农贸市场慢慢变成“京城珍珠第一家”。天乐市场更是孩子们去买文具跟玩具的天堂。

31.jpg

  京城珍珠第一家!红桥市场!

  以前想游泳也不容易,坐上102路直奔“游泳池站”。花上5分钱能在陶然亭游泳池里扑腾上半天。要是有深水证的能缝在泳裤上一个“R”,别提多自豪了!

32.jpg

  崇文也有龙潭湖游泳池,当时为了修建游泳池还让崇文的中学生分批上这儿来义务劳动。瘦弱的可不去天坛游泳馆,爆满的时候挨上一脚都不知道是谁踹的!

33.jpg

  多年前,永安路百货还是附近居民生活必需场所。虎坊路百货也承载着虎坊桥人民的生活。白球鞋、郁美净、搪瓷用品都得上这买。

34.jpg

  记忆中的崇文跟宣武,还满是胡同跟四合院。家长要是不在家孩子们能在胡同里跑上一天,街坊碰到还得嘱咐你慢点跑。

35.jpg

  现在,宣武和崇文已经成为历史,胡同和四合院转眼也变成了高楼大厦。南城土着们却一直爱用身份证上的“110103”和“110104”来怀念自己的家。

36.jpg

  尽管在北京版图上已经看不到崇文和宣武的踪影了,尽管老街坊们已经不知道搬到哪了,尽管伴我们长大的胡同已经变成高楼大厦了……可是在北京人心中:

  崇文永存!

  宣武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