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月历
返回
钓鱼台国宾馆在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作用
时间:2011-06-25 来源:公共外交季刊

    钓鱼台国宾馆是我国重大外交外事接待和会议场所,在我国外交活动中地位独特。如果说接待各国元首及政府首脑、承办大型国际会议,是以传统的外交手段展现中国形象,那么,在正式外交活动期间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组织国外友人进行参观游览,则是以公共外交的方式展示国家的软实力,是对传统外交方式的重要补充。作为许多重要非正式外交活动举办地的钓鱼台国宾馆,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舞台。


    本文以作者在钓鱼台国宾馆工作时的亲身感受以及对外交工作的认识,粗略地谈一谈钓鱼台国宾馆在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作用,供读者参考,以期更好地挖掘并发扬这座“皇家园囿”的潜质,使之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昔日皇家园林,新中国外交辉煌的见证者


    坐落于北京西郊阜成路上的钓鱼台国宾馆,是东方唯一一座具皇家气派的现代化超五星级园林别墅宾馆。作为京城的神秘地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钓鱼台国宾馆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承办了无数场高端政务及商务活动,见证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数个辉煌瞬间。


    钓鱼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800年前的金代。当时这里位于京城的西北,名为鱼藻池,水域面积很大,玉渊潭和钓鱼台没有间隔,是金、元皇帝的游幸之地。金代章宗皇帝曾在此筑台垂钓,因而得名“钓鱼台”。


    1958年夏季,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并接待应邀来华参加国庆的一些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周总理提出兴建一座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国宾馆,责成外交部负责组织、筹划、营建。外交部几经挑选,最后选定了钓鱼台作为建馆地址,并定名为“钓鱼台国宾馆”。


    1959年国庆庆典前夕,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启用,以后陆续扩建修葺。此后,国宾馆专门接待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世界知名人士,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事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1959年“十一”前夕,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各国政要们,成为首批住进钓鱼台国宾馆的国宾。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团,每个代表团入住一栋楼。


    截至2009年底,钓鱼台国宾馆已接待了1144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如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里根、布什、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俄罗斯总理普京。


    活的文化宝库,外交领域的“文化使者”


    从目标上看,公共外交针对的是外国民众,具有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的不同层次追求。在此方面的实践,可以说钓鱼台国宾馆一直走在前列。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她既担负着接待外国首脑的使命,也承载着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既是高规格国际交流的舞台,也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文化交流平台。


    “为什么选中钓鱼台为国宾馆兴建之址?”我的老领导,钓鱼台宾馆管理局原局长冯树森解释说:“在地理位置上她是最优越的。北京的国际机场在东方,钓鱼台宾馆在西方,当外国元首抵达机场前往宾馆之前,从东往西走,肯定经过长安大街。这时候,他们会瞧见北京的主要大街道,了解整体面貌、留下深刻印象,用意就在此。”


    从园林艺术角度,国宾馆厚重的历史与精致的景色,给众多下榻此地的外国元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皇家气派的建筑艺术、舒适现代的设施、丰富精美的饮食、清新怡人的自然景观,从不同层面展示了中国悠久历史积淀下的文化风貌,并通过外国媒体的镜头与国际友人的口耳相传,在外国民众心目中“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对中华文化的印象。从这个意义上看,钓鱼台国宾馆从创设的第一天起,就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她缓和了剑拔弩张的外交谈判、紧张繁忙的外事活动,为普通外国民众和新闻媒体带来了“枯燥”的外交活动之外,还提供了一个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美窗口。


    建馆之初,中央有关部门就提出要把钓鱼台国宾馆作为展示中国历代 文化的重要场所。国宾馆竭其所能广泛搜集有文物价值的明、清书画、瓷器及传统家具,并不断得到收藏家和当代著名书画家以及海外华侨的捐赠。目前,国宾馆珍藏及陈列的古玩、字画、家具已达数千件,分别陈列在各栋楼馆内。近年又新建了钓鱼台珍宝馆,以整理和展示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及书画。


    此外,钓鱼台国宾馆的美食亦名闻天下。克林顿在1998年访华时下榻国宾馆,他曾对当时的总理朱镕基说“国宾馆太美了,我不走了”,并赞叹“中国的钓鱼台国宾馆是世界一流的”!


    中国民间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而“钓鱼台菜”被国内外贵宾和中国烹饪协会称为第九大菜系。其菜品由国宾馆、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三家联手深研古籍,并以雍正皇帝、慈禧太后的膳食为主,结合现代科学饮食的要求,开发出极具养生、养颜功效的精美膳食。像鱼翅捞饭、小笼牛肉、皇室黑菌肝酱汤、佛跳墙、汽锅酸辣乌鱼蛋汤和满汉全席,都是一等的佳肴。还有特别酿造的钓鱼台国宾酒,搭配中国菜,品味非凡。同时,餐具、器皿、服饰皆为故宫博物院协助开发制作。还和法国著名酒庄合作开发了带钓鱼台字头的红酒系列。


    “钓鱼台菜”广采博揽,取其精华,按“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宗旨,形成了自己“清鲜淡雅,淳和隽永”的独特风格。目前,国宾馆共有一千多道菜肴,基本特点是“三低二高”。三低是指低糖、低盐、低脂肪,二高是高蛋白和高营养。制定菜谱时,厨师们会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中外宾客的生活习惯与忌讳,口味嗜好以及年龄、身体状况,同时兼顾季节、气候、食品原料、营养等因素。


    与时俱进,公共领域的外交新舞台


    在人们的印象中,钓鱼台国宾馆因其接待对象的特殊性,普通人常被拒之门外。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宾馆逐步扩大了对外接待的范围。除了接待外国首脑和政要,也开始接待商务客人。形形色色的公务、商务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家及社会人士进入武警站岗、戒备森严的钓鱼台。


    1986年,钓鱼台俱乐部成立,更大范围地向外界敞开了国宾馆的大门。1989年5月起,国宾馆开放几栋小楼,用于接待自费来华的民间团体。是年11月,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对外开放。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总裁哈默住进元首楼。到1990年,钓鱼台国宾馆由开放前每年接待40多个外国代表团猛增到400多个。如今,每年都有包括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各类大型商务活动,仅餐饮一项,目前国宾馆每年的接待人数已逾7万。


    公共外交强调双向对话,将公众视为意义的共同创造者与信息的共同传递者,是巧实力武库中的重要工具。向越来越多的中外客人敞开大门,是新时期钓鱼台国宾馆创新经营模式的理性选择,也是其在公共外交领域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坐拥软、硬件方面的最顶级资源,国宾馆在一如既往地担负外交接待任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摸索多元化的外交手段,以期让更多的中外民众接近、了解国宾馆,在更加广泛、纵深的多元领域内,最大限度地发 挥所长,弘扬并深化“钓鱼台”这一高端品牌。


    “中国钓鱼台国际旅行社”“钓鱼台开发公司”“钓鱼台会展公司”的成立,为搭建中外民间交往的平台,开发以乾隆御笔“钓鱼台”品名的钓鱼台产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旅行社以“皇家的品质,国宾般的服务”承接国内外中、高档旅游团组,接待政府官员,策划和组织国际经济贸易、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大型会议交流活动,促进了中外民间团体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作用,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


    作为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钓鱼台国宾馆拥有独特的角色,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元首外交与文化外交的结合。国宾馆是元首外交的重要场所,其独特地位无其他场所可比;同时,国宾馆又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外国政要、商界大亨、社会精英、普通民众下榻或游览此地,无形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响力。


    公共外交受众的多样性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受众细分是公共外交活动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但钓鱼台国宾馆则不同,受众是在细分基础上的多样结合。钓鱼台俱乐部成立之前,国宾馆只接待外国政要客人,而之后,外国商界大亨、社会精英、普通民众都是其客人,因而也是公共外交的受众群体。无论那类受众,都会被钓鱼台国宾馆的中国文化所吸引和影响。


    公共外交活动的平台性。随着中国钓鱼台国际旅行社、钓鱼台开发公司、钓鱼台会展公司的成立及运行,钓鱼台国宾馆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平台作用日益显现,以中外民间交流与交往为主的众多活动,将元首外交与公共外交融于一体,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