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返回
GBD公共外交中心副会长、中东问题特使吴科思谈中阿关系
时间:2012-06-08 来源:

 


    【公共外交中心讯】第五届中阿合作论坛5月31日在突尼斯闭幕,中阿双方发表会议公报,强调双方将致力于深化战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适逢叙利亚问题又现危局,中阿关系走向令人关注。近日,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副会长、我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中阿合作论坛是2004年胡主席访问阿盟总部时双方宣布成立的,如今8年过去了,中阿关系发展进程如何?
 
  吴思科:2004年1月胡主席访问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阿盟总部时,我正好担任驻埃及大使,现场见证了双方宣告中阿合作论坛成立的过程和欢庆场景。当年9月份,第一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就正式启动了,这也是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最高级别的机制性活动。我后来又担任我国驻阿盟首任全权代表,可以说是见证了中阿关系近年来的发展过程。
 
  多年来,中阿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从未出现紧张和对抗。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和声援,对彼此关切的问题相互支持,对各自内部事务互不干涉。进入新世纪后,包括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等都给中阿关系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阿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经受考验、历久弥新,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快车道”怎么理解?
 
  吴思科:中阿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核心关切,即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阿拉伯国家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问题上也给予中国宝贵支持。2010年中阿合作论坛在天津召开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双方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新时期中阿关系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中阿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中阿贸易额在新世纪的前10年里增长近8倍,从2001年的203亿美元升至2010年的1454亿美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地区局势剧变的双重挑战,中阿经贸合作保持强劲势头,2011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959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他如文教、新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不断取得进展。
 
  中阿集体对话与合作深入发展。中阿合作论坛建设不断推进,相继建立起部长级会议、高官会、企业家大会、文明对话研讨会、新闻合作论坛等10多项合作机制,大大促进了中阿各领域友好合作。
 
  记者:去年以来,阿拉伯国家局势动荡,多个国家发生了政权更迭,一些国家至今形势堪忧。您如何看待阿拉伯国家的局势变化?
 
  吴思科:现在阿拉伯国家发生的是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变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发展与变革是符合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的,对推动改革、促进社会进步有进步意义。当然,一些国家的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与一些外部势力出于自身的利益推波助澜分不开的。
 
  记者:中国分别在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安理会对叙问题决议草案表决中投了反对票。您认为中国在叙利亚局势走向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吴思科:在叙利亚问题上我们两次使用否决权,一开始好多人不理解,说我们在保护当权者。经过我们提出六点主张,阐述我们的立场,包括叙利亚反对派也表示了理解。我们不是保护当权者,而是真正维护联合国宪章,确实维护叙利亚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同时这也是着眼于地区的稳定和对国际的影响。因为叙利亚一旦由于军事介入导致内战,将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来就复苏乏力的国际经济形势,无疑会因为油价上涨等因素更加雪上加霜。正是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努力,联合国和阿盟才一起推动将政治解决作为叙利亚问题的首选,并任命了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联合国特使。
 
  记者:目前叙利亚局势再遇危机,杨洁篪部长在中阿合作论坛上也再次阐述中方立场,您对叙局势走向如何看?
 
  吴思科:当前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已经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叙利亚停火期间发生的暴力事件再次表明,在叙实现完全停火、停止暴力刻不容缓。杨洁篪部长主要强调了三点,第一,中国在叙问题上是公正的,中国维护的是国际关系准则,是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是阿拉伯国家人民的长远利益;第二,中国在叙问题上是务实的,中国以实际行动劝和促谈,平衡、深入地做叙政府和反对派工作;第三,中阿双方在叙问题上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本次论坛与会的阿拉伯国家代表纷纷赞赏了中方在叙利亚问题上秉持的公正立场。中国是阿拉伯人民的真诚朋友,愿与阿拉伯国家和阿盟一道,努力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得到公正和平的妥善解决。
 
  记者: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下,我们在外交上如何做到有所作为?又如何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吴思科:我们国家奉行各个国家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而且是实践上的。当然,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情况下,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还要保持与当事各方的积极接触,积极做一些劝和工作。这也给我们外交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创新。外交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首先要处变不惊,然后处变还要有所作为。去年在局势剧变的情况下,中阿贸易额还同比增长34.7%,我国强劲的能源需求基本得到了保障,动荡没有影响我们正常的交往。同时我们在应对叙利亚局势方面的工作也说明了,我们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记者:请对中阿关系的未来做一个展望。
 
  吴思科:在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尊重阿拉伯国家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和变革道路;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开放透明的基础上,真诚开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务实合作;始终本着和谐相处、兼容并蓄的精神积极推动双方的文明对话与人文交流。新形势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联系更紧了,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更多了,中阿关系发展的空间更广了。相信中阿关系将在新时期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这既造福于中阿人民,也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资料
 
  【阿盟】 全称阿拉伯国家联盟,包括约旦、阿联酋、巴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吉布提、沙特、苏丹、叙利亚、索马里、伊拉克、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科摩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埃及、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也门共22个成员国。从1956年5月30日与埃及建交起,到1990年7月21日与沙特建交止,中国同阿盟22个成员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