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资深外交官在宁纵论公共外交 每个人都是使者
时间:2014-12-21 来源:南京日报
     12月19日,南京公共外交协会召开2014年理事会暨全体会员大会,专门邀请了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大使委员、原驻法大使、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与会,为大家作《世界的变化与中国》专题报告。作为一名资深外交官,他眼中的公共外交是什么样,如何做好公共外交?吴建民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外交离你并不远。”吴建民一开场就说,11年前,自己受邀到中央电视台去做节目,话题就是外交问题。主持人在向吴建民提问之前,首先放了一段VCR短片,央视记者采访北京大街上的路人,问他们如何看待外交?第一个路人回答:外交挺神秘。第二个人回答:外交挺贵族。第三个人回答:外交吃宴会。虽然是记者随意采访,但这3个回答很有代表性,反映当时老百姓觉得外交离他们太远。
  
  而现在老百姓关注外交的越来越多,“我本人受邀讲外交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吴建民说,比如这次就重回南京了。我在这里生活8年,16岁从这里去北京上大学,后来一直从事外交工作,回到家乡感到格外亲切。去年中国有近1亿人次走出国门,去国外旅游、留学、投资、工作的中国人多了,老百姓关注外交的也就多了。“事前我问了一下,仅南京一年出国人数就有几十万人,这个过去不可想象。”
  
  越来越多中国人走出国门,一言一行代表了中国形象
  
  一提起中国大妈,不少人就会想到抢购金条、买奢侈品。她们购买什么,商品价格就会被抬上去。吴建民说的一个故事却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大妈的印象。
  
  20年前,吴建民任中国驻荷兰大使,夫人施燕华任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施燕华给吴建民讲了一个丹麦驻卢森堡大使儿子到中国旅游的故事。
  
  丹麦大使儿子利用暑假来到中国,在中国旅行途中,晚上乘坐绿皮火车时,车厢里一些中国人脱了鞋子、袜子,在座位上呼呼大睡。丹麦小伙子“入乡随俗”,也脱了鞋袜子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鞋子还在,袜子不见了。再扭头一看,有位中国大妈没睡,把他袜子洗干净了,拉了一根绳子在晾袜子,还对他笑了笑。丹麦小伙子回国后把这个故事告诉了他的父母,逢人就讲中国人真好、真善良。吴建民说,这位中国大妈大概从来没有想到什么是塑造国际形象,但她的一个举动就是最好的公共外交。现在有如此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每一个人都是公共外交使者,一言一行代表了中国形象。”
  
  中国企业走出去,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向导作用
  
  专题报告中,主办方安排了提问环节。韩金龙先生是一名旅居国外华侨,他提问道:“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华侨和华人如何发挥作用?”
  
  吴建民回答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增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拿南京企业来说,三胞集团收购了英国百年品牌百货公司House of Fraser(豪斯弗莱德),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麦考林,收购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服务企业Natalie(娜塔莉)等老字号。但客观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失败案例多于成功案例,原因在于有的把国内管理企业的方法照搬到国外去,水土不服;有的企业不了解所在国风土人情。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向导作用。他们长期在当地生活,熟悉情况。南京企业在海外投资兴业,完全可以借助这股力量。南京公共外交协会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牵线搭桥,使企业少走弯路,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