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逃脱德国纳粹的屠杀,去了上海的幸运儿之一。父亲、继母、我和七个亲戚去了上海,和中国邻居一起生活了8年,我会说上海话……”当杰瑞·林登施特劳斯(JerryLindenstraus)叙述着全家死里逃生的故事时,美国国会众议院雷伯恩办公大楼“金屋”里鸦雀无声。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上海故事”发生的原点—二战时期的虹口提篮桥社区。
这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美国犹太人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犹太难民与上海”巡展第一次走进美国国会。开幕式上,区政协主席管维镛介绍了犹太难民在上海与当地10万中国居民友好相处、患难与共、共克时艰,结下深厚友谊的经历,并说“展示这段特殊历史,有助于世人对中国人民包容、友善和博爱的了解,更希望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珍惜和平美好的生活。”
抢救珍贵史料
二战时期,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和屠杀,大批欧洲犹太难民漂洋过海来到了上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就生活在提篮桥地区。1949年前后这些犹太难民纷纷离沪。然而,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不断回归,巡访社区,找寻当年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的中国老邻居。正如曾7次回到上海的前犹太难民马自达所说:“是那些记忆把我一次次推回上海的。”
然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发现,国内外知道这段充满人性光辉历史的人并不多。再加上近几年,亲历过这段历史的前犹太难民陆续离世,让纪念馆感到史料收集工作时不我待。因此,只要有前犹太难民来纪念馆参观,工作人员便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留下口述回忆的影像资料,或者捐献一些当年的物品,为这段历史留下“佐证”。
在这次巡展中一块名为《日本军官一刀砍了拉比的胡子》的展板内容就是今年3月份,在前犹太难民沙亚·斯默(ChayaSmall)女士来访时,由纪念馆工作人员通过口述实录录制发现的新史料,证明了当时日本占领军对犹太难民的蛮横。斯默女士回忆,她的父亲瓦尔金(Walkin)拉比是上海犹太难民社团的领袖之一。
1943年,日本占领当局设立隔离区,限制犹太难民的自由。隔离区内食物紧缺、疾病蔓延。有一次,她患了重病,需要到隔离区外看医生。父亲带着她去向日本军官申请通行证。日本军官要求她的父亲把头搁在办公桌上,并抽出军刀,高举过头,一刀砍下,砍断了他父亲的长髯。事后,日本军官还哈哈大笑。这恐怖、羞辱的一幕令斯默女士记忆至今。然而,对于曾接纳、帮助过她的中国人,斯默女士则充满了温馨的回忆。如今定居芝加哥、儿孙满堂的她说:“如果不是中国人民的宽容与同情,我不可能拥有如今的生活。”
一位位亲历者的口述回忆让历史史料得以抢救,让珍贵的历史细节得以不断补充,也让“犹太难民与上海”巡展最终向海外完整、真实、可信地再述“上海故事”。
启动公共外交
区外事办主任陈俭介绍,由于美国国会的特殊性,给办展带来了不少挑战。比如,对布展时间的限定。当时美国国会方面只给展览留出了一小时的布展时间。由于展板采用的是较为考究的工艺,因此在安装上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为了让展板在紧张时间内顺利地安装完毕,出访前,每个出访团组工作人员都到展板设计公司学习了安装技术,并将其中较为复杂的安装手法拍摄成短片,随身携带,以防忙中出错。充分的准备最终得以让展览提前近半小时顺利布展完毕,静候来宾。
在一块块展板前,一位位来自美国政坛的参观者细细品味着这段历史背后耐人寻味的细节。在发言中,多名美国国会议员、白宫官员、美国犹太社区团体负责人一再对当年中国人民接纳大批犹太难民的壮举深表感激。
奥巴马总统犹太人事务顾问诺萨楚克说,这是一个值得被不断传颂的伟大的故事。如果不是这样的人性关怀和同情心,数以万计的生命可能会陨落在大屠杀的恐怖之下。
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里奇在现场感谢中国人民给数以万计的逃离纳粹恐怖的欧洲犹太人带来了生存的可能。他同时表示,在铭记过去的同时,我们同样展望未来,以加强中美之间、中以之间和全世界、全美国犹太人和中国人之间的积极正面的关系。
华裔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则在现场透露了一个故事,当她为推动国会众议院对美国历史上《排华法案》致歉奔走之时,就是一家著名的犹太人律师事务所出面无偿进行协助。最终,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12年6月18日全票通过对《排华法案》表示歉意的议案—铭记当年中国人善举的犹太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感恩。
“虹口区做了一件好事,发挥了公共外交的作用。”出席巡展的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参观展览后如此评价。
“上海故事”还将继续
在美国国会的展览成功开幕后,“犹太难民与上海”展览随后于6月24日至30日移师华盛顿沃尔特会展中心向公众开放展出,在美国民间引起了一定反响。今年9月初,展览还将在休斯敦继续举办。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透露,在明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纪念馆将争取使该展进入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让来自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人士来了解这个温馨的“上海故事”。目前,纪念馆正在推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逃亡上海犹太人难民名单墙”项目。纪念墙上将刻上当年在上海避难的14000余名前犹太难民姓名,为“那些年、那些事”做一段铭记。(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