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农村小学数量十年减半 专家称并校加剧农民负担
时间:2012-05-21 来源:
   

  新京报讯 日前举行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讨暨‘新教育、新农村’项目启动会”上,专家建议调整当前“撤点并校”政策。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农村小学数量大幅减少

  “撤点并校”政策始于2001年。针对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当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这项政策在农村最明显的表现为小学数量的减少。2000年,我国农村小学数为440284所,而到2010年则只有210894所。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

  此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承认,一些学校的撤并,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问题。他表示,将明确学校撤并的思路原则,慎重对待学校的撤并,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方便、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

  专家建议调整当前政策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中国城市化趋势不可逆转,农村学校撤并的趋势还没到停止的时候。但整个过程需要管理和控制。

  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表示,“初中向县城集中,有的地方县城向城市集中,是不是未来农村教育整个格局走向应该这样?确确实实需要反思。”他认为,农村教育办学重心应该适当下移。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学者刘善槐指出,学校撤并的确提高了校舍单位面积、办学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了当地政府用于办学的成本。但学校撤并把部分政府的经济成本转嫁为农民的经济成本、学生的时间成本和安全风险。他的调研显示,撤校后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成为农村家庭的额外开支。

  西北师范大学学者白亮在甘肃某县的调研显示,当地出现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截至2009年初,该县闲置的、由希望工程或公益基金会投资的项目学校就有11所。一些被撤并的学校,不少是2004、2005年新建的学校。一些被撤并的村小中只有学前班,大量教室闲置。另一方面,则是学生集中到城镇后形成大量“超级学校”,而国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上,对学生的生活保障投入普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