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荷兰艺术家:我们是来无锡搞“艺术外交”的
时间:2011-03-17 来源:
    

  在近日举行的无锡国际友城交流会上,唯独有一组外宾是代表荷兰国家,他们怀揣荷兰米德堡市长希望同无锡市结为友好城市的信件,但他们的身份既不是外交官,也不是政府官员,而是艺术家。他们想通过艺术交流,搭建起两个城市之间文化沟通的桥梁。

  在近日举行的无锡国际友城交流会上,唯独有一组外宾是代表荷兰国家,他们怀揣荷兰米德堡市长希望同无锡市结为友好城市的信件,但他们的身份既不是外交官,也不是政府官员,而是艺术家。

  这批艺术家是受我市的江南油画雕塑院和当代艺术研究院的邀请来无锡作交流创作的,组织者是荷兰现代海事博物馆的艺术总监蒂姆,她相信通过水为媒介,不仅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还可以让不同国度的广大民众通过艺术交流,搭建起两个城市之间文化沟通的桥梁。
 
点击查看下一页
 
猫头鱼身的“凯迪”是鲁多在无锡的新作

  荷兰的雕刻家鲁多指着一件还没完成的雕塑作品告诉记者:“这块无锡的同行淘到的青田石我非常满意,准备在江南的桥洞中刻一艘荷兰小船,有一点东西文化融合的意思吧。”

  江南曾经让老外们魂牵梦绕

  10月17日是荷兰艺术家抵锡后第一次摊开画布作画,采访中好几位艺术家表示来江南采风是他们酝酿了几年的事儿了。

  荷兰是一个崇尚海洋,注重水文化的国度,有着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博物馆,蒂姆的海事博物馆就是海事基金会旗下的非营利机构,她曾经在2006年组织了《荷兰艺术远航中国》的当代荷兰海事艺术精品展,将荷兰艺术家创作的当代油画、装置艺术品等在上海展出。她告诉记者,其中一些装置艺术品就是用中国的丝绸作为材料创作的,她每次来中国总是要到江南一带采购丝绸。

  让蒂姆收获最大的是在西塘发现了中国画家何江,她认为何江的画将她见到的江南水景、古建筑和中国画的古典神韵结合在一起,也非常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就在2008年之后的一年间,连续为何江办了四次个人画展。

  画展在荷兰引起了轰动,不仅让荷兰的广大民众看到江南诱人的美丽风光,更是由于东方特有的古朴和雅韵让荷兰人感到有一种到江南去看一看的冲动。怪不得当他们这次成行之前,荷兰米德堡市的市长愿意亲自写信,希望同无锡缔结友好城市,不仅让艺术家们可以常来常往,普通市民之间更可以加深感情联络。

  一定要和这位老外合影

  荷兰艺术家的到来,一时成为无锡几个景点的游客关注的目标。让画家罗尼难忘的是,有一位游客一定要让他抱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合影。

  罗尼是比利时人,由于长期在荷兰搞艺术教育工作和油画创作,前不久被荷兰女王授予骑士勋章。那天在鼋头渚写生的时候,一位游客无意中打听到罗尼是比利时人,非常兴奋。这位游客告诉罗尼,她的女儿现在正在比利时留学,而她的外孙正好随家人一起来鼋头渚玩。

  说着说着,这位游客要求同罗尼合影,看着这位可爱的外国老头,这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在罗尼的怀里开心地笑了。

  10月18日是鲁多的60岁生日,用他自己的话说有点幽默。“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在无锡过60岁生日。”当晚,在他们下榻的宾馆开了一个小型的生日派对,无锡的同行送给鲁多的不仅有蛋糕、礼物,还有很多祝福。

  60岁,对鲁多来说是个退休的年龄,但生日当天他创作一件猫头鱼尾的雕塑作品,他说:“这是我心目中的自己,能跑能游,该有猫的机灵和鱼的自在。”他表示,这次无锡之行,让他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

 无锡给我们很多灵感

  参加艺术交流活动,让荷兰艺术家们格外兴奋。19日,部分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展的国内艺术家聚集无锡,准备赴云南地区开始大型采风写生创作活动,他们在金陵山水丽景酒店开展大型交流活动。

  见到中国画使用的笔墨纸砚,荷兰艺术家按捺不住创作的激情。油画家皮特第一次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随意的勾勒和奔放的造型,虽然谈不上传统中国画的墨韵,但这种尝试让他开心得像小孩一般。
点击查看下一页
 
第一次用毛笔创作很过瘾

  皮特告诉记者,他这次准备针对同一江南水乡景色画三幅不同的油画,第一幅是初次见到的水乡,属于写生风格,忠于现实所见;第二幅属于用自己的情感创作的水乡,有一些主观体验;第三幅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水乡了。这也许就是一位荷兰艺术家对于中国画意境的理解。

  说到创作灵感,几位搞装置艺术的荷兰艺术家告诉记者:“无锡可以提供给我们的元素,实在是太多了,除了竹子、珍珠、紫砂、泥人,更多的东西还在民间。”他们相信随着民间交流的机会增加,可以创作的艺术品会更多、更生活化,更能跨越语言的局限,传达人们共同的情感。

  也许,荷兰艺术家的“艺术外交”的真正用意不在于外交,不在于艺术创作本身,而在于多元文化的交融和认同。(杨东红/文 王翔、周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