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浅谈政府公共外交的能力要素
时间:2013-11-26 来源:
     从官方层面和中国驻外外交官的个体角度来看,政府公共外交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娴熟的语言能力、把握国情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以及自信和主动六个方面。应当通过培训、交流与实践,不断提升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行之有效、谙熟国际惯例、懂得对方习惯、了解中国国情、熟悉本国政策的公共外交人才队伍。
  
  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很多,有政府层面,也有社会组织,有智库、媒体精英,也涉及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个体。无论是哪一个主体,普遍的观点认为,从事公共外交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公共外交能力建设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政府作为公共外交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在领导人外交、大型活动和驻外使领馆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等方面大力拓展,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对公共外交能力进行了基本建设。本文侧重从官方层面和中国驻外外交官的个体角度,来探讨公共外交能力的构成要素。
  
  娴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指外交官(政府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对外语的熟悉掌握程度,当然也包括对母语——中文的把握能力,亦即通俗意义上的表达力。这是开展公共外交的前提和基础。外交官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特别是在驻在国从事公共外交工作,当然必须熟练掌握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或阿拉伯语等联合国通用语言中的任何一种,最好还能掌握驻在国当地的语言。如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或非洲的尼日利亚,掌握马来语、印尼语或豪萨语,这样就可以比较顺畅、无障碍地获取源自当地语言的信息,比较自如地与当地民众及公民社会打交道,进行沟通。中文也很重要。毕竟,我们的公共外交工作是要通过在至少两种语境中相互转换得以实现的。当然,有人也许会说,现在搞公共外交也可以通过翻译进行的,领导人、部长们,甚至一些驻外大使发表演讲、与听众互动,不都是通过翻译进行的吗?诚然如斯。但翻译终究是间接的,信、达、雅只是一种追求的理想目标,多少会让公共外交的效果打些折扣。语言特别是外语能力,是公共外交能力的基础要素,这一点恐怕没有人会否认。
  
  把握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
  
  一般意义上讲,现代传播工具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是公共外交的两大驱动轮。公共外交的主要功能在于传递信息,塑造形象,影响目标国受众,进而实现提升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最大化之政策目标。这里要传递的信息,本质上是公共外交实施国的政策理念、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和发展道路等核心信息。这就要求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必须内知国情,外晓世界,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外交官,他的主要职责和使命是在驻在国代表、维护和发展派遣国的利益,要和驻在国政府及政府之外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交道,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外交工作,必须要有针对性。因此,了解派遣国和驻在国的国情,知晓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就成了公共外交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他需要保持敏感性,对世界大势走向有一种清醒的认知,努力在动态中把国情意识、政策理解力转化为公共外交的运用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
  
  并不是掌握了语言,了解了世情国情社情,就可以有效开展公共外交工作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对公共外交行为主体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打开公共外交这扇大门的“钥匙”。这里所说的跨文化,广义上涵盖了跨语言、跨文学艺术、跨宗教、跨信仰。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和民众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文化差异。基督教文明与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就存在差异,就连非洲的基督教文明与欧洲本土的也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表达中,更体现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沟通方式等方面,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公共外交行为主体要在深入了解、认识驻在国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把握驻在国和派遣国在文化领域存在的差异,直面而不否认这种差异,研究分析差异的成因、背景及其种种表现,探索弥合差异之道,努力改变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学会换位思考。在对外传播、新闻发布和回答问题时,尽可能从传播对象和提问者的角度去考虑;直面问题,不回避、不含糊,不添加不必要的外交辞令;以事实为依据直接、简洁阐述观点,努力实现跨越或驾驭文化差异的目标。跨文化交流能力建设对象涉及国际新闻传播人员、记者、政府官员及外交官、商务人员、跨国公司经营者、教授与学者、学生等,其目的是培养、树立、强化他们在各类跨文化交流活动中驾驭文化差异,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意识,从而展现中国人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加强公共外交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如果说语言能力是开口说,两个大局能力是说什么,那么跨文化交流能力就是怎么说才能更有效。为实现这一能力建设,应将跨文化交流课程纳入高校和培训机构公共外交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如外交学院开设的交流学课程等,就很管用。
  
  现代传播知识和媒体应对能力
  
  这种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口才,是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能力。它包括但不局限于公共演讲能力、接受采访能力、面对电视或网络或电台直播能力、随机答问能力和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如果外交官或其他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再具备一些个人亲和力和形象魅力,那就更好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世界舆论分别形成了主流和网络、国际和国内四个社会舆论场,这四个舆论场相互交织、互为渗透和作用,无远弗届。把握现代传播规律、灵活运用新媒体,成为开展公共外交工作的关键所在。运用新媒体、发挥巧实力,对提升国家形象、实现国家利益至关重要。媒体是接力棒,是传声筒,是扩音器,现代传媒已成为公共外交必须紧紧依靠和借助的主要手段。搞公共外交最好懂一点媒体,懂一点新闻传播规律,懂一点和记者相处的策略与技巧。媒体不是敌人,但也不是朋友。在与媒体打交道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善待媒体,善管媒体,善用媒体,掌握良好的沟通和应对技巧,提升讲故事、讲好故事、讲中国故事的能力。
  
  项目执行能力
  
  前面说过,现代传播工具和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是公共外交的两大驱动轮,因此,项目执行能力和媒体应对能力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公共外交行为主体来说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搞国与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无论大小多少,首先要有思路和规划,进行市场考察,了解目标对象有效或潜在的需求;其次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厘清经费来源、资源保障和实现路径;最后就是执行层面,将项目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对接,调配必要的人力财力智力物力,推动落实并跟踪项目如期完成。在项目执行终结后,还要有一个效果评估环节。其间,协调沟通、会谈磋商甚至谈判、执行落实,会贯穿项目交流全过程。因此就公共外交行为主体而言,公共外交不仅要求能说会道,而且还要身体力行,重在执行。
  
  自信和主动
  
  前面五点讲的都是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开展公共外交要具备的客观要件,而这一条指的是主观要件。自信力和主动性是公共外交行为主体的心理素质、内在气质和综合素养的体现。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对自己、对所代表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和主流价值,必须要有高度的自信,要有规划工作和策划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当然,自信不是自傲,主动不是咄咄逼人,要在两者间把握好度。试想,外交官要开展对外交流,要和驻在国的媒体、智库、专家学者打交道,如果缺乏自信,没有做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怎么可能把公共外交做实做好,做深做透呢?自信和主动来自持续的学习过程,源于日常经验的逐步积累,最终目标就是要形成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我国公共外交的基本使命是,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理解中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统筹协调整合政府和社会各方资源,打造公共外交的顶层设计和支持保障体系。有效开展公共外交,需要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较前者,能力建设属微观层面,最终还是要靠人来落实。因此,有关方面要在实务层面真正重视起来,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训练有素、行之有效、谙熟国际惯例、懂得对方习惯、了解中国国情、熟悉本国政策的公共外交人才队伍。有志于公共外交事业的各界人士,自当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培训、交流与实践,不断提升公共外交的诸种能力。(公共外交季刊)
  
  作者:赵世人(外交部新闻司参赞,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常务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