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贻聪在北外上学时的珍贵照片
晨读我在“北外”的老师给我传来的现任校长新近的一则讲话,深受震撼,感悟良多,还唤起了我的许多回忆,增添了新的动力。
“讲话”是校长在2020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题目为“用世界定义人生”,言简意赅,但内容确切、大气、有想象力和号召力,特别是对初进面向世界学府的年轻人立志和远飞鼓舞性和功能性都极大、极为重要。
2020年北外新生开学典礼
杨丹校长在开学典礼致辞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我就读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创建于“延安时代”,是如今我国教授外国语言最多的高等学府,成就斐然,名声响彻国内外。60多年前,我曾有幸在学校就读近5年时间,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北外人”之一。
1963年离开北外以来,我用北外教授给我的语言,为国家服务了近60年,走过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约在10年前获得“资深翻译家”的称谓,深感“用世界定义人生”的哲理和内涵。
世界很大,也很小,划分为200来个国家的地区,存在多种文明和语言。它们之间需要相互了解,需要互相交流,以推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语言是桥梁,是必备的交流工具和手段。“北外”,从其前身到现在,承担着国家的重任,起着文明间交流和密切关系不可或缺的作用,贡献确实巨大。作为“过来人”,我有自己的经历和实践,也有自己的认知和体会。“用世界定义人生”,开篇立意,任务清楚,方向明确,高屋建瓴,前瞻性鲜明,显示出的是责任,是义务,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必然基础。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让中国和世界的密切结合,具体执行的任务落在了语言工作者的肩上。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既然无可推卸,别无退路,我们就必须下定决心,“用世界定义人生”,认定我们的方向,“破釜沉舟”地把任务拿下,并勇往直前地去完成。全面投身选择的语言海洋,通晓它,驾驭它,做一个全方位的语言能手,逐步去达到“资深翻译家”的标准,不仅仅是刚刚入门的年轻人的志向。诚然,“资深翻译家”并非是荣誉,只是衡量掌握语言的一个尺度。
当然,深入了解世界和为世界服务的重要基础是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国家。只有深切地热爱祖国,全方位地熟知祖国,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认识世界和为世界服务好。对此,我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但不准备在这里详谈。
“用世界定义人生”是个大课题,也是最基本的课题。我会在有生之年继续加深领悟,与年轻人共勉。
(本文作者徐贻聪,中国前驻厄瓜多尔、古巴、阿根廷大使,公共外交网特邀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