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返回
浙江将为吴侬软语建档留存
时间:2011-11-17 来源:

  早报记者 周瑜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语言、已有2600多年历史的“吴侬软语”处境堪忧,有专家甚至认为它可能会是中国主要方言中最早消失的。昨天,早报记者从浙江省档案局获悉,该省将用3年时间,为吴语建语音档案——把省内属于吴语的各地方言通过音频保留下来,标注国际音标后永久存档。

  公开征集“方言传承人”

  吴语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目前主要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福建西北角等,使用人口约8000万。“吴语的使用人口占汉族的8.4%,在江浙沪等地,90%以上的人会用吴语。”专家组成员、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越介绍,吴语是排在“北方官话”后的中国第二大方言,“不过,使用吴语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为促进经济发展、减少沟通障碍,更多地使用了普通话,加速了传统方言的淡出。”

  浙江省档案局主管“吴语建档”工作的沈伟光告诉早报记者,由于每个地方的吴语在发音、使用上都有差别,档案馆将在浙江的11个市选1个作为试点,从当地人中公开征集最地道的方言语音发音人,由公众、专家选出一位“当地方言传承人”。同时,由专家组整理当地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制订由400-500个常用词汇和典型语句、语法组成的文本,录制“当地方言传承人”的语音素材。录制后,标注国际音标,永久存档。

  上海话已成吴语代表

  徐越表示,吴语分布广且内部差异大,在许多地方,相邻两个镇在用法、发音上都有不同。“为吴语建档,最大的难度是语音资源普查。”随着时间推移,吴语的代表也在变化——苏州话曾是吴语的典型,但随着上海的崛起,上海话在使用频率、影响力上已超过其他地方的吴语,现在上海话是吴语的代表。但事实上,包括上海话在内的吴语的造词能力正在衰退,使用句式也越来越单一。徐越称,上海已提出在2015年基本建成方言有声数据库,打造“吴方言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