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观点
返回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穿越者”,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为什么最后都被分了尸?
时间:2021-10-24 来源: 军武次位面

1635087004646291.gif

两大穿越者的碰撞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部统兵南下,长驱直入直捣齐国首都核心圈临淄。秦国统一天下大势不可逆转,抵抗下去只是拖延时间罢了,于是齐王建妥协了,打开城门向秦军投降,至此秦王一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635087057890737.gif

  然而一统天下的秦国在战国早期却是东方国家鄙夷的对象,从战国初期积贫积弱的荒蛮国度到一扫六国,秦国的崛起离不开“穿越者”商鞅。

  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43年了,43年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跟我一起回顾完2000多年前商鞅的变法后,你就会发现两者的异曲同工之妙。

12.jpg

  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粮食就是一切,而农民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能长出粮食的土地则是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国家想要强大很容易:把生产资料(土地)分给生产力(农民),然后让开足马力生产,国家不想强大都难。

13.png

打仗就是打后勤,从古至今都一样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以现在的眼光看似乎是一句话的事儿,但在当时认知水平下,商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好在有“好老板”秦孝公支持,商鞅出台了一系列适当的改革政策。

  在变法之前秦国土地施行爰田制,所谓爰田制就是换着种地。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平时则把地分给农民耕种。但这地分给了你家不是说可以种一辈子的,按照传统,每3年就要定期轮换一回,也就是说一块地今天归你家用,明天可能是别人家的了。

  这种制度的结果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肯定没那么上心,如果辛辛苦苦把土地养肥,3年后便宜了别人,这种赔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干,所以爰田制在当时极大的阻碍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和土地产出效率。

14.jpg

土地是每个朝代立国之本

  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宣布废除原来的爰田制,采用公私结合的制爰田政策。在新的“制爰田”政策下,原本掌握大量田地的贵族势力被彻底压制,他们的手上的土地被全部划分到国家控制之下。国家把收归的土地用在放牧采矿等能够创造大量经济和军事价值的领域上,为秦国财政税收提供坚实的保障。

  而私有土地的分配方式更能体现商鞅超越时代的执政思想。在普遍实行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国家再拿出一部分土地分给农民们,这些土地不必再像之前一样做定期更换,农民获得的土地可以终身使用和占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自耕农”。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句话放在当时的秦人身上也挺合适。

  当然政府能给的地是极少的,养活自己就很不容易了,如果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该怎么办?商鞅也给出了解决办法,唯一途径就是为国奋战,获得了军功就能受爵,有了爵位就能拥有该爵位配属的土地和房产。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军功爵制已经在各国出现,但形成完整的制度还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商鞅认为“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不管你们家原来是王亲宗室还是朝廷勋贵,再也不能像原来一样凭借出身就能获得高官厚禄,和普通人一样也得在战场上拼杀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15.jpg

《大秦赋》中的秦军

  具体规定是这样的:商鞅把爵位分成从公士到彻候20个等级,把大目标分成20个小目标,显然能长时间保持战士们奋勇杀敌永不懈怠的状态。

  士兵和军官授爵规定也不一样。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只要能砍下敌人一个甲士的脑袋,就能赏爵一级,得田一顷,益宅九亩。而对于军官来说,考核的就成了团队业绩,比如百将(相当于现在的连长)一级的军官,所部士兵斩敌33个首级以上,才能晋爵一级。

  这么一来,农民、土地和军功这三者牢牢绑定在一起,秦人对于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就了强大的秦国,秦军无往而不胜的驱动力,也是因为透析了人性的共同点。

1635087116924173.gif

秦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就了强大的秦国

  虽然商鞅最后遭到贵族势力反扑,惨遭车裂,但他的变法并没有停止,最后成就了秦国,鲸吞天下。而历史上另外一位“穿越者”同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却以失败告终,最后落得被分尸割舌的下场,这个男人便是新朝皇帝王莽。

  有趣的是,王莽篡位竟然是一次民意大推举,据《汉书》统计,当时朝廷一共收到48万多份上书,要求给还是大司马的王莽加九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加九锡象征着无以复加的荣耀,加九锡后的王莽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终于在公元8年,王莽迈出最后一步,登上宝座建立新朝,年号“始建国”,自称是“新始祖”。

17.jpg

说他是穿越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这位民众看来几乎是道德模范的新皇帝,上来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王莽新政”。他的改革理念现在看来都不落后,这也是网上盛传王莽是穿越者的原因。

  农民和农业是国之根本,和商鞅一样,王莽首先进行的也是土地改革,不过激进了很多。

  在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化的副作用加重,贵族豪强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王莽是一个崇尚周礼而不能自拔的理想超前主义者,他认为最好的社会该是先周时的人人富足,因为那时土地是均等的。

  所以在王莽的计划里,天下无不平均,每人都会分到100亩土地,而多占土地的豪强必须无条件交出来,分给平民,而且私下进行土地交易是绝对不允许的。然而当时广占良田的大多是有背景的豪族和王公贵族,甚至直接就是配合他施政的人群,让官员们自己革自己显然是不可能的。

18.jpg

西汉的五铢钱

  在过于跳脱的土地改革后,王莽接着进行货币改革。当时新朝流通的还是汉朝的五铢钱,五铢钱的缺点在于如果遇上大额消费的话很不方便,得扛一袋子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莽采取的措施是铸大面值货币:一个金错刀面值是5000,一个契刀面值是500,还有一种圆形的大钱值50。

19.jpg

值5000铢的金错刀

  大面额货币看起来似乎解决了问题,但没想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汉朝传统的五铢钱其实本身就是一种金本位货币,政府并不担心民间私造,因为造一枚五铢钱的成本比钱本身的价值更高。而王莽的新币却不是等重量的,比如面额是50的大钱,实际重量只有12铢,有人钻空子把五铢钱融了做成新币,直接获利翻倍。

  于是新币发行以后私铸成风,混乱不堪,为了解决问题,王莽来了第二次货币改革:直接废除五铢钱和两种刀币,市面上只流通面值50的大钱,导致市面上货币流通量瞬间下降,又出现了通货紧缩混乱。

  市面上钱不够用,王莽见状又来了最为激进的第三次货币改革,直接把钱币改名叫“宝货”,分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一共几十种货币,这么复杂的货币系统除了引得市场混乱没有任何效果。

20.jpg

新朝混乱的货币体系

  王莽的新政最终也没能造就理想中的那个世界,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动了上层豪强的蛋糕又加重普通百姓的生活负担,几乎所有人都站到了他的对立面,公元23年,王莽被攻入长安的义军杀死,最后落得死无全尸肉舌被食的下场。

  商鞅和王莽同样的时代先行者,同样大胆的改革,一个成功一个却失败,究其原因,前者懂得因时制宜,因材施政,而后者只是一个过于跳脱不切实际理想主义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