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观点
返回
不必用战争俗语描绘中美关系
时间:2021-08-04 来源:徐贻聪

1628060436193387.png

  中国与美国的双边关系重要、复杂,包含有众多因素,也有深邃的内涵。在处理中,确实需要从“战略”和“战术”的角度进行审视、判断、决策、处理。

  但是,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是一种正常的国家关系,两国并不处于“战争”状态,无需在任何时候都用“战争的俗语”予以形容和描绘,完全可以也必须按照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常规和常态表述、行文,让之体现正常的状态。

  不言而喻,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不仅国家大、人口多,还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处在“发达”和“发展中”的“最大”地位,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各有特点,制度性矛盾自然地显示出来并在不断扩大,而且由于美国一些政客的无理作祟,互不信任的程度近些年来也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然而,无论如何,两国之间没有战争,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因此,显然不应该将两国关系习惯性地置于战争氛围里,不应该在一般情况下也使用战争术语来评述两国的关联和往来。

  我强调这样的意思,是因为在阅读中感觉到,在我国明显存在着一种将中美关系置于“战时”状态的气氛,似乎两国在进行着“战争”,打着仗,但实际上并不应该这样看待和理解两国的关系状况。

  诚然,在美国一些政客的强加下,中国和美国之间有不少纷争,被普遍视为“战争”,诸如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等,带有“战”的含义几乎涉及两国关系的所有方面,确实影响着两国的共处、合作,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认知。

  “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不想争论,美国却不相让。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国际上,美国更是带着压制、围剿中国的图谋,不遗余力地大搞对中国的“包围圈”,迫使中方不得不做出“反战”的应对。这也是一种“环境”的成因,当然需要看到,需要认识。

  显然,对于外部世界,特别是美国制造的各类“挑衅”,中国当然不能置之不理,必须反击,必须申明大义。

  但是,在还击中,也可以少用或者不用“战争术语”,如同民间常说的“骂人不带脏字”,体现正义,体现文明,为两国关系创造正常、健康的氛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还想说,外交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地位,寻求友谊、理解、合作,有时可以心平气和地进行,有时也需要以“打嘴仗”的方式开展,但无疑不是“战争”,包括同美国的外交。意识与实际需要分开。


  (本文作者徐贻聪,中国前驻厄瓜多尔、古巴、阿根廷大使,公共外交网特邀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