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振民 男 1972年5月生 在中国石油伊拉克公司任公共关系部副经理(副处长),主要从事国际投资环境、政府和社区公共关系、央企国际业务社会安全、中东问题、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研究。
摘要:近些年,中国石油为了贯彻中央提出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方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如果设定1993年中国石油中标秘鲁塔拉拉油田6/7区项目为能源国际合作的元年, 那么2013年正好是第20年,也是中国石油国际合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将在中亚、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个油气合作区的基础上,持续依靠特色技术和特有经营管理模式,利用公司上下游综合一体化的比较优势,推动海外油气业务健康发展。中国石油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国际合作理念,建立与资源国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公共外交为实现中国石油的“海外大庆”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当然,目前国际经济合作中也有其复杂性、多变性,特别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大潮推动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和投资的行为突飞猛进,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对一些失败并购或投资案的分析,认为海外投资企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障碍,部分原因在于缺少公共外交的自觉和经验。文章以中石油为例,从公共外交的含义、特征、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中石油参与公共外交的优势及必要性,解读了中国石油开展公共外交的方式和取得的成绩、分享了中石油参与公共外交的方式和经验并就战略选择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国石油;国家政策;企业形象;战略选择
近年来,以民间非官方组织开展的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其中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企业公共外交”这一崭新的课题。
中国石油海外项目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每逢出访时必须安排的重点视察内容,中国石油海外项目是资源国政府首脑必到之地,参观访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部也是外国政府首脑、政要的节目,中国驻外使节经常去中国石油海外检查指导工作。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只是一个企业,而不是政府的一个专门外交机构,但是,事实上已经是中国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和途径,因此,如何做好公共外交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中石油参与公共外交的优势
1.1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英文缩写:CNPC),成立于1998年,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管道运输、炼油化工、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008年,中国石油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位居第5位,在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世界500强公司排名中居第6位,在《巴菲特杂志》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评选中,荣获“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奖”第一名。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以营业收入14654.15亿元人民币列第2位。中国石油170万名员工、300多万名矿区职工群众,是世界上雇佣员工最多的石油企业
[1]。2011年,中国石油与世界上28个国家开展油气合作,业务遍布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技术服务作业队伍超过1000支, “中国石油制造(昆仑品牌)”出口到7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项目中方员工约2万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和遍布世界的业务网络,使中石油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便于其向外界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对外宣传中国的发展理念,执政思想。
2012年7月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主任章欣在中国石油外事干部会议上作了《走出去开展公共外交、提升软实力,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坚实保障》的报告,深刻阐释了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各种风险,中国石油迫切需要开展公共外交,提升软实力,努力营造海外发展良好环境,增强中国石油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工作中,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来提升软实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不断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遵守合作国家的法律法规,尊重其宗教、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促进合作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体工作上就是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当地就业,抓好当地员工培训,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坚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践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好与公众、媒体和社区的关系,开展对外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涉外队伍建设;坚持管理创新,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相结合,实行管理的国际化。
2012年11月29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宣讲团在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宣讲中指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这一主线,加快推进海外业务发展,加大开展公共外交,提升集团公司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石油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具有重大意义。
2.2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中石油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坚持“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和“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的精髓,不仅是中石油的核心经营理念和长期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最宝贵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国家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缔造了无比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们指引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中石油的企业文化正是在吸收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因而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石油形成了丰厚的企业文化积淀,培育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文化,激励了几代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了解了中石油的企业文化,也就了解了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也会对中国现阶段的国家政策、执政理念和发展目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廖永远率先提出“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创新发展进程的同时,中国石油企业的文化精髓也随之被传递到了世界各地,坚持海外项目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内涵,深入开展向李新民等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推动文化融合,提高外籍员工对中石油文化的认同感。让更多的国家、国际石油公司、当地员工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认同中国石油、支持中国石油,使得世界上其他国家和人民能够通过中石油的企业文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核心价值追求有更多地了解。
1.3中石油具有参与公共外交的较好基础。中石油在海外油气业务的国际合作,始终坚持遵循“互利共赢、合作发展”的国际能源合作理念,秉持“将合作成果惠及资源国人民”,不仅与资源国实现了经济的互动和双赢,也为资源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做出了贡献。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中国石油做了很多有前瞻性的工作。中国石油与资源国政府和人民携手发展、互利共赢,重视所在国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积极投身当地公益事业,帮助资源国人民改善生产、生活、医疗、教育条件,通过捐赠、救济、组织培训、专业服务、社区共建等活动,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区进步的良性互动。在国际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向外界展示了公司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意识,展现了“优秀企业公民”的跨国公司形象,中国石油在国际社会享有盛誉。如自1995年起,携手苏丹在石油工业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共同建起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规模配套的一体化现代石油工业体系。被苏丹总统巴希尔称赞为 “南南合作的典范,是发展中国家自强联合的典范”。 “苏丹政府和人民非常感谢中国,非常感谢中国石油。如果没有中国,没有中国石油的真诚帮助,苏丹的石油工业就没有今天的规模。”。 苏丹总统巴希尔对中国石油的赞誉。
中国石油在海外油气合作过程中,尊重所在国宗教、文化,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追求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为所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国际能源公司的形象,赢得了所在资源国广泛的社会赞誉,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1993年至今,中国石油在海外与31个国家的油气合作中,通过油气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着资源国的经济繁荣,并将发展“红利”带给当地人民。中国石油先后帮助苏丹、乍得、尼日尔等国家建立了从勘探开发、油气输送到炼油化工的上中下游一体化完整石油工业体系,在哈萨克斯坦16年至2010年油气作业当量已是初进入时的十多倍,中油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每年上交阿克纠宾州的利税占全州70%以上,自2008年进入伊拉克后,在艾哈代布项目以神奇的“中国速度”一路领跑,以三年时间,提前36个月完成了油田600万吨产能建设。鲁迈拉项目、哈法亚项目也快速建设。2012年,鲁迈拉项目原油作业产量已超过2500万吨,再次彰显了“中国速度”。据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年底,伊拉克的石油日产量已突破300万桶,成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为所在国提供了稳定的油气供给和财政支持。中国石油不仅注重通过项目发展推动所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国石油还为各资源国当地社会创造了10万多个就业岗位。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中外籍员工总数超过4.6万人,其中本土化员工超过4.2万人,本土化率超过90%。建设期间,中国石油在伊拉克累计提供了1.5万多个就业岗位。在苏丹各项目,员工本土化比例已超过95%,累计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8万多个。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坚持用工本土化,累计为当地直接提供了1.5万多个就业岗位,员工本土化率超过了97%。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捐建医院、道路、桥梁、学校、农场等,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和药品。其中,中石油截止到目前,仅在苏丹已累计捐资3228万美元,其中1928万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石油下属石油作业公司捐资1300万美元,建设学校22所,设立医院、诊所101所,打水井、修水塘156个。2004年,中石油还向苏丹政府捐赠1000多万美元,用于修建苏丹麦罗维大桥。中国石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热情为当地民众造福的举动,赢得了苏丹政府和人民的交口称赞,这些社会公益和慈善项目的直接受益人数达200多万人。中石油伊拉克公司定期与驻地社区群众进行交流,在油区开展为孤儿院捐赠空调和学生学习、娱乐用品;在油田及周边区域开展公益项目:向油区内小学捐赠教学用品,实施油区AHARA镇贫困文盲半文盲妇女儿童扫盲计划,开展对油区内年度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奖励活动,向社区捐赠体育设施,建设绿州培训中心,向油田附近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等共计16.5万美元。伊拉克公司在过去的3年内,对巴士拉地区的小学和孤儿院分别进行了物品捐赠,其中包括空调、书包、篮球、文具等物品,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向当地友好人士发送贺卡、贺信,送去祝福等,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20年来至今,中国石油已累计培训资源国当地员工4万多人次,送到国内各石油院校、科研机构学习培训,既培养了本地员工的技能,又加强了与资源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中国石油在的厄瓜多尔安第斯石油项目在生产中保护雨林环境而荣获世界石油组织评选的“最佳HSE/可持续发展奖”。中国石油在苏丹投资建成世界最大的生物降解污水处理工程,实现生产污水零排放,为当地灌溉了百万亩经济林,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荣获苏丹能矿部颁发的2007年度环保优秀奖等多项荣誉。苏丹项目建设15年来,未发生过一起重大污染事故,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全部达到当地和国际环保机构的排放标准。苏丹1/2/4区、3/7区和6区项目、喀土穆炼厂及化工厂,全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
中石油以其自身的实际行动,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观。与资源国社会各界紧密合作直接走入百姓之中,造福“草根”不断向外界诠释着一个文明古国的热情和友好,不断向外界展示着来自中国人民的关怀和友爱,传达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进而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与合作的资源国政府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在美洲、非洲,在中亚、中东、亚太,中国石油在全球各地架起了一座座友谊金桥,播撒友好和希望的种子,中国石油致力浇灌的“能源友谊之花”越开越艳,芬芳四溢、飘香世界。可以说,通过多年来,中石油的不断开拓,其企业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同感,继续深入开展公共外交,宣传中国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更易被合作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接受。
二、中石油参与公共外交的必要性
2.1有利于消除误解,澄清认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国内企业大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得以迅速壮大,他们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更把眼光瞄准了海外,借助海外并购实现自己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与之相对,近年来美欧企业在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阴霾之下,自身经营举步维艰,多数濒于破产的边缘,出于对资金的强烈渴求,他们也愿意选择被并购的方式。这种行为,本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然而有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却偏要带著有色眼镜来看待这种正常的收购行为,甚至拿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设置重重的障碍,如不久前发生的中兴、华为两家公司在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遭到调查一事,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反映。和其他大多数企业“走出去”的遭遇一样,中石油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一直伴随着国外政府和企业的误解和猜疑。中石油是中国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在走出去在世界市场开拓业务的时候,也曾不断受到不公正的审查和待见。中石油作为一家大型国有控股能源企业,具有较强的政治背景,其企业行为往往会被理解成为一种国家意志的表现,因此,在海外并购的过程中,常常被其他国家错误的认为是危害其国家能源安全的行为而遭到一定的抵制。同时还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鼓吹所谓的“中国掠夺论”,如中石油在苏丹和其他非洲国家的投资,就被欧洲一些国家恶意炒作,宣称中国石油投资的目的在于掠夺那里的资源,是在推行“新殖民主义”。通过对一些失败的并购案分析,我们认为,之所以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国外某些政府和企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有敌意,认为这可能威胁他们国家的经济安全,另一方面也在于部分中国企业,未能及时向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阐明自己收购的目的、方式等,因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不沟通不交流,从而使他们产生了误解。而通过开展公共外交,及时将自己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方式透漏给对方,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以期获得对方政府、企业和民众的理解,从而消除误解,为并购扫清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2.2有助于宣传国家政策,提升国家形象。
过去中国企业投资海外,大都仍倾向于雇佣中国籍员工工作,所属地雇员所占的比例一般很小,因而,容易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加之语言不通,存在交流障碍,因而,这些属地国雇员很难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理念,当然更不用说透过企业行为和企业文化了解到中国的国家政策,大政方针了。如今中石油海外业务已经遍布全球,与以往企业不同的是,中石油大量雇佣了海外雇员,员工本土化率近80%,从而使公司的跨国指数达到21%,由于其数量较多,且中石油为这些雇员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因而这些企业雇员都在心里认同中石油,真正把自己看作了中石油的一分子而努力工作。此外,这些海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和中国员工长期在一起,耳濡目染的都是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变化,并且中石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培训平台,每年都组织一些优秀的雇员到国内进行教育培训,从而使他们能够亲自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发展变化,增进了他们对我国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他们也会把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他们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向他们宣传中国的变化,阐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而达到了宣称国家政策,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2.3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整体形象。
过去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时候,更多地是看重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自己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而较少与当地政府、议会、工会、媒体、环保组织和广大民众的沟通,甚至不注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宗教习惯,一切企业行为仍按照在国内时候行事,因而招致当地政府和公众的反对,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此外,过去中国企业大都存在着经营水平低,缺乏科学管理,不注重环境保护,忽视劳工权益等问题,因而给当地政府和民众造成的印象就是中国企业大都管理水平低下,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某些问题发生后,再经某些不明真相的媒体加以夸大,从而使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产生偏见。比如,中国有色投资的赞比亚谦比西铜矿项目,是中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但是由于企业不注重公共外交的开展,缺乏对自己企业行为的解释,不注重协调好企业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建矿以来,劳资矛盾就十分尖锐,不断爆发罢工事件,某些铜矿工人甚至袭击了中国管理人员的住处,砸坏公司汽车,并对其它财产进行了破坏,在冲突中还有多名矿工受伤。使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大受影响。对此,赵启正说,“联想到我们当初在中国最贫困的时候,中国慷慨地去支援坦赞铁路建设,那时候我们获得的荣誉和光辉却被这个公司抹掉了,这是十分可惜的。” 因而,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石油这样一个特大型企业来说,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当地政府和民众,甚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而中石油在业务开展国所采取的尊重当地法律和民族宗教传统,积极投身当地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行为,都显示了一个国际大型企业的担当,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提升了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
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被推到了公共外交的前台,对企业而言,公共外交不仅像其他社会组织那样具有时代赋予的一种责任,特别是对企业本身的利益和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企业提出公共外交的要求是完全不过分和完全应该的。因此,对于中石油这样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来讲,严格遵守资源国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树立负责任大公司形象。参与到公共外交事物中来,向国际社会宣传更多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寻求国际社会最大范围内的理解和支持,应该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三、中石油参与公共外交的战略选择
3.1.企业应树立起自觉参与公共外交的意识.对于中国石油这样一个业务遍及全世界,全球雇员100多万的特大型跨国企业来说,在对外开展业务的时候,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的言行都会被看作是企业背后国家意志的体现,都关乎企业所代表的国家形象问题。因此,中石油的每一个员工都应树立起自觉参与公共外交的意识,这不仅是维护企业利益的必须,更是向外展示中国形象,表达爱国情怀的必然。同时,企业在走出去实施海外投资和并购的时候,企业最初的商业行为也已经和国家利益挂起钩来,在国内仅凭商业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国外却往往不见成效,甚至会引起对方当事国的反感而招致失败,如近期中石油高溢价收购加拿大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EnCana一油区50%权益失败案以及中石油竞购尤甘斯科的失败案等,其失败的因素都并非是金钱的原因,所以,将公共外交作为企业每个员工的一项行为自觉,时时刻刻注重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外界宣传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理念,增进当事国官员、企业家、民众等对企业的更多了解,获取国际舆论的由衷好评,才是实现成功投资和海外并购的根本保证。
3.2企业应更加积极地融入当地社会。对于企业来说,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天职,尤其是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中石油投身海外经营,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利润来源,获得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但对于投身海外的企业来说,虽然应该重视利润,但切不可把利润看的太重,以至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搞投机钻营,甚至违法经营。因为,中石油自从跨出国门,进行海外经营,企业就已经打上了外交的烙印,就具有了外交甚至政治的属性。对于中石油来说,其在国际场合出现时,背景就是国家,它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国外政府和民众看作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因此其行为的稍微差错,都将会影响国家对外的整体形象。所以,中石油在海外经营的时候,不能唯利是图,一定要切实担负起企业对当地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国外事委员会的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是,要在公共外交中表达中国企业在当地注册后就是当地的企业,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保护环境、支持教育、关注慈善等等。目前,中石油在合作国的行为大都遵循了这些,如中石油伊拉克公司,尊重当地宗教传统,每年开斋节期间,都向当地社区居民送上礼物,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2011年2月10日,向Berjesia地区选定的SOC一所子弟小学和一所子弟中学捐赠了笔记本电脑、书包、投影仪、体育器材以及其他文体用品等共计价值10多万美元的设备。积极雇佣当地工人为雇员,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伊拉克公司充分考虑资源国和合作伙伴的利益,支持各项目公司科学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努力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
2012年,工程建设公司伊拉克公司实物捐助当地孤儿30名合3.72万元人民币,奖励10名巴士拉大学学生合计1.86万人民币,在哈法亚捐赠了营房车校舍、学习用品以及2台空调、40套学生桌椅、2套教师桌椅、2套白板、1台发电机及油罐等配套设施。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修路桥、修水泵站和配电线路、捐赠学习用品等98000美元,总之,中石油以其自身的行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
3.3充分有效地利用区域性多边舞台,建立和发展与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及机制的关系。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常常彼此间建立起某种经济合作组织或者定期开展某种合作机制,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SAARC)、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等,由于这些组织在发展理念上都具有一致性,重视用一种声音说话,重视对一事件采取一致行动等,在动员和整合本地区力量方面更有独特的优势,因而中石油可以通过对组织或机制内一个国家开展公共关系,获取对方认可而由此及彼,达到整个组织和机制的认可。例如,201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共同设立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中石油援非基金”,对苏丹妇幼保健系统进行援助,创新实现了民间外交和公益事业相结合的理念和目标。通过善意的行为和话语赢取别资源国国民心,有助于中石油在该地区开展业务,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并通过塑造本国良好形象和改变资源国政府及人民看法的方式来推动中国石油跨国经营经济目标的实现。
3.4要注意企业的本土化问题。中石油历来比较重视员工的本土化,通过员本土化,增进了对当地文化传统、宗教习惯的了解,为企业快速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中石油要更加重视员工本土化的问题,不仅要实现一般员工的本土化,而且还要在更高级别的管理人才方面也要实现本土化,员工间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学习,携手资源国在石油领域合作不断向前发展,进一步夯实与资源国政府和人民友好的基础。 同时还要严格遵守所在国的各项法律和管理制度, 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和风俗习惯,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当地培养更多建设人才等。如当前伊拉克,国内局势初稳,正是大力加强基础建设,修复战争创伤的关键时期,对建设性人才的需求力度较大,同时由于其工业设施在战争中深受破坏,因此,国内失业严重,由此引发了各种社会危机,所以,对于中石油公司来说,通过为伊拉克培养石油人才、帮助其扩大就业、协助石油警察队伍建设和为当地修建饮用水净化厂、建学校等基础设施,就可以最大范围的争取当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塑造在当地的良好企业形象。努力扩大当地人员就业,积极造福当地社会和人民,2012年12月中旬,中石油为当地创造了1.5多个就业机会。一是在中石油三个投资项目和地区公司营地工作的当地雇员达12622人,其中在艾哈代布、哈法亚和鲁迈拉项目工作的当地雇员分别为3040人、1672人和7848人;二是在库尔德地区工作的当地雇员1712人;三是在马吉农、巴德拉等其他石油项目工作的当地雇员为1112人。中石油在伊的当地化率总体上达到84.4%。其中,艾哈代布项目当地化率为74%,哈法亚项目为71%,鲁迈拉项目为92%,BGP达到90%左右,管道局为71.6%,CPECC为65%,长城钻探为77.5%,库尔德地区为87%。中国石油致力于员工本土化是践行回报当地人民的承诺,是推进国际化、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5公共外交为保障中石油海外人员和财产安全服务。2011年初中东乱局开始,包括:埃及政局动荡伊斯兰势力上升,伊斯兰国家内部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的争斗愈演愈烈,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扩大,以色列内外环境趋于紧张,均引起西方国家的更大担忧。 “阿拉伯之春”及其连锁反应,对西方国家来说是忧多于喜,从整体上削弱了西方的影响。南苏丹独立以来,北南双方核心利益冲突加剧,中亚、中东、拉美一些国家领导人面临变更,国家政策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中国石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海外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中国石油依靠我国外交部、商务部等政府有关部门,借助合作伙伴、承包商、当地雇员和国际专业救援组织等力量参与行动,前后方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在利人员的全部安全有序撤离工作。此外,中国石油还主动协助146名在利滞留的中资企业员工和华人华侨分批次撤至突尼斯,其中包括女性34人、留学生4人、危重伤员4人。苏丹、叙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当地政局发生变化,因而集团公司海外油气生产活动受到重大影响,国领事保护网正式开通,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一站式”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目的则是加强预防性领事保护。当天,还发布了新版汉语和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朝鲜文等部分少数民族文字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和《中国企业海外安全风险防范指南》,抓实安全管理、以人文本、保障效益、科学管理的重大成果;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提高软实力的理念,积极为打造一个绿色、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石油,打造一个放心、可信任、受尊重的企业的目标而做出应有的奉献。面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要采取适应、灵活、务实的经营策略,注重资产质量和布局优化,加强现金流管理,努力提高投资回报,实现项目有效发展。积极推进管理经营模式、商务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全面与国际接轨,不断完善具有中石油特色、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体系。高度重视海外风险防控,确保海外项目运行安全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3.6加强对外交往和沟通。沟通是加深理解、增进感情的必要手段,也是公共外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尝试以沟通对象为管理基础,按照建立不同类别的沟通对象的划分,分别制定针对各种对象的沟通计划,稳定和密切已经建立的关系,不断补充新的沟通渠道,努力使各类关系在常态或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确定重点沟通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方式等。时间方面按照定期、不定期相结合方式开展;地点方面采取邀请来交流、中方人员或当地人员走访等方式安排;提前做好各种阿拉伯、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沟通方案。巩固与资源国政府、石油部、海关、石油公司、港口等有关部门关系、深化与石油警察、军队等权利武装力量合作,加强与长老委员会、部落酋长联系,确保危机和重大事项协调渠道畅通。
3.7信息收集和发布。扩大信息来源渠道,除基本的网络信息来源,不断增加新的信息来源,争取从当地的社会关系、报纸、电视等渠道采集信息。收集有关当地重大政治、石油领域信息,定期半月或不定期上报。积极与当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合作,宣传中国石油员工当地化比例、培训等社会责任,在各项目上的有关单位巡回图片展览、拍摄所在国语言专题片;积极参加国际油气展览会,资源国举办的石油节等活动。加强当地合格分包商管理,规范当地分包商行为。
3.8建中石油公共外交中长期战略规划。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一般都会制定本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后随着参与公共外交的层次和领域逐渐增多,为避免顾此失彼,需要企业制定一项中长期的公共外交战略规划,规划中要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内,中石油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责任、教育,要有一个统一的方略,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集中整理,建立中国石油公共外交体系,转化为外交工作的资源。特别是要结合“中石油十二五”、“中石油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相应的公共外交战略,它着眼全局而非局部,注重结果而非过程,强调方向而非方法。处理海外投资和并购的时候,要加强战略思维,要求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要将中石油所有分公司的公共外交活动纳入到整体战略规划中来,从而将企业各部门的公共外交活动纳入到统一协调有序的发展轨道上来。同时,还要发挥企业对外宣传国家政策的作用,面对世界舆论对中国的种种期待和误解,中石油应该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妥善管理和引导好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合理预期,通过大力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尽可能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5总结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已经日益密切,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中的重要一员,发展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已经成为了当前外交工作的重点,而中石油作为较早走出海外的中国特大型企业,理所当然要在宣传国家政策,展示国家形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国家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应该担负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开展公共外交,对于中石油来说,更是符合企业利益的长期发展规划,中石油一定要在今后的时间内,尝试开拓更多公共外交新举措,为推动我国公共外交事物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志永,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J],外交评论,2009.02
2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现构建[J],现代国际关系,2006.02
3胡泳,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外交[J],现代传播,2011.09
4苏舒民,公共外交与提升国家软实力[J],兰州学刊,2008.02
5郭学堂,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理论和对策新思考——兼论中国的公共外交[J],社会科学,2009.02
6王玉贵,论民间外交[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7赵启正,中国强化公共外交的必要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06
8李默,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及发展建议[J],消费导刊,2007.05
[1]参见中国新闻网“中石油列全球石油第5强 员工数第1净利润第11”,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