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外交记忆:新使馆建设
时间:2021-08-18 来源:周文重
   

  2005年4月22日,是我抵达华盛顿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第19天,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新馆奠基仪式。而一年多前的2004年2月10日,我以外交部副部长身份在北京出席了同样隆重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馆奠基仪式。两国大使馆的新馆工程在14个月内先后开工不是偶然的,它是中美两国之间交往不断发展的结果。

  当我在驻美国大使馆新馆奠基仪式上将泥土填向刻有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奠基石时,内心感慨万千。我有幸亲历了中美关系从联络处到互设使馆的历史变迁,见证了驻美使馆老馆30年风雨与彩虹。我更有幸完整地经历了建设新馆的全过程,这也是我五年大使任期内完成的一件大事。

  从“五月花”到“温莎”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固化的历史。在华盛顿,有两座老建筑见证了中美关系30年的发展历程。一座是五月花旅馆,另一座是温莎旅馆。

  1973年4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破冰之旅”的第二年,中美在对方首都设立联络处。作为过渡性安排,联络处是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前,中美在对方首都开设的没有大使馆名义的代表机构,实际上代行大使馆功能。中国驻美国联络处的第一任主任是资深外交家黄镇,周恩来总理特批900万美元让黄镇购买联络处房产。几经挑选,黄镇选定了温莎旅馆,还另外买了两处官邸。

  中国驻美国联络处最早是将工作场所设于华盛顿康涅狄格大街使馆区边缘扩建公寓住宅区的一家旅馆——五月花旅馆。路透社在当年发自华盛顿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国旗将自1950年以来头一次在这里飘扬。人们认为建立联络处的这一行动除了名义以外,完全是外交上的承认。”这座颇有名气的旅馆一直是美国总统就职舞会的场地之一。罗斯福曾在此起草了总统就职演讲稿;杜鲁门也曾在此寄居了90天。

34.jpg

中国驻美联络处外景。中美建交后,此处为中国驻美大使馆所在地。

  同年12月,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从五月花旅馆搬入不远处的康涅狄格大街2300号温莎旅馆。康街是华府的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温莎旅馆位于该街的中段。

  1978年12月,我任中国驻美联络处随员,两年后提升为三秘,正是在这里我开始了驻外生涯;我的另三次使美履历中的两段——驻美公使和驻美大使,也在这里完成。

  对这个由旅馆改造的联络处,我当时的印象是:房屋老旧,内部陈设简陋,旅馆留下的旧家具随处可见,床垫已失去弹性,躺下去身体一下陷得很深。这座有着400多个房间的8层大楼建于高地,大门外有个街心花园,从这里向北望去可以看到远处的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大楼临街,康街在这里穿过一座旱桥通向华盛顿的西北郊外。

  这座建筑,成为见证中美关系35年历史的第一现场。邓小平同志访美时曾在这里举行过答谢招待会。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前一天,即1978年12月31日,台湾地区驻美国“大使馆”降旗,14个“领事馆”同日全部关闭,台湾地区“外交部”宣布同美国断交。在此前几天,美国驻台湾地区“大使”安克志已经向蒋经国辞行。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官方关系由此正式结束。1979年3月1日,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升格为大使馆。

35.jpg

马萨诸塞大街(使馆街)一角

  台湾地区驻美国“使馆”处于使馆区中心部位的马萨诸塞街区。那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根据国际惯例,中美正式建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应接收“中华民国”驻美国的使领馆房产。中国驻法国、英国等大使馆均顺利接收了台湾地区常驻这些国家“使领馆”的房产。但此一交接在美国却未得到执行。

  中美对外宣布建交的时间为1978年12月15日,生效时间为1979年1月1日。正是利用这一时间空档,台湾方面将原有“使馆”房产卖给海地作为海地驻美国使馆,并将“大使官邸”以一美元的象征价格转让给了美国的亲台组织“台湾之友”。台湾能卖掉原使馆房产自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默许。而此时,中国还没有国力新建大使馆,只能继续使用原驻美国联络处。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未能接收台湾地区在美国的“外交”房产,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中美关系挥之不去的台湾问题的阴影。就在联络处升格为大使馆不久,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多处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的《与台湾关系法》。至1983年我卸任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三秘之前的4年里,曾数十次随同柴泽民大使就这一敏感问题前往白宫和国务院,先后与卡特、里根两届政府进行交涉。

36.jpg

作者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合影

  中美建交之初的十年,中美关系总体上处于“蜜月”期。驻美使馆这幢八层大楼,虽说其功能不符合大使馆的要求,与附近的韩国和日本驻美使馆相比,无论在规模和陈设上都逊色不少。但就那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业务量来说,这座建筑的空间还算宽敞,近百名驻美人员生活、工作在统一楼内也很方便。

  当时,参赞的住房能达到40平方米左右,其中客厅20平方米,卧室约10多平方米;参赞以下人员每人一间,大小不等,人均也就10多平方米。宴会厅也够大,每逢春节国庆,可举行数百人的招待会。

  空间困扰

  我担任驻美大使前的18年里,另有三次常驻美国的经历:1987年至1990年任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1994年至1995年任驻洛杉矶总领事;1995年至1998年任驻美国使馆公使。其中任公使的三年,我再次工作和生活在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这时,中美建交已近20年。期间,美国曾因北京政治风波对中国进行制裁致使中美关系陷入危机,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中美关系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总体上中美关系仍呈不断发展趋势,在跌宕起伏中仍能找到共同利益,双方的往来与日俱增。

37.jpg

  中国驻美大使馆老馆——坐落美国华盛顿特区西北区的“温莎公园”旅馆。

图为中国为四川地震死难者进行全国哀悼的第一天,驻美大使馆降半旗悼念死难同胞。

  与我首次常驻华盛顿相比,再次常驻这里的一个深刻印象是,驻美使馆不仅仅在建筑功能上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先天”缺陷,而且在空间上也显得日渐狭窄了。随着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驻美使馆增设了国会处、双边处、调研处等多个处室,外交人员也从过去的不满百人增加到近200人。

  尽管文化处、武官处、商务处、教育处等先后搬出使馆,另辟办公及居住的地方,但使馆建筑空间仍是捉襟见肘,办公条件拥挤局促,对外接待条件更为有限,接待来客需登记会客室;大型招待会因场地所限,经常拥挤不堪。由于建筑物和家具陈旧,难免存在诸多卫生死角,使馆经常全体动员灭蟑灭鼠。

  比起楼内的拥挤,楼外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停车场地狭小,车辆进出须提前挪动其他车才能腾出行驶通道,中国外交官的车辆只能停在馆外或路边,常被当地警察拖走或贴罚单。由于华盛顿地区各种政治势力鱼龙混杂,大使馆常受到一些不安定因素滋扰。肩负着中美关系重大使命的这座红砖建筑在周围的建筑包围下显得不合时宜。

  鉴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已不适应中美关系发展的需要,记得我任公使期间,外交部有关职能部门曾提出对使馆建筑进行改造的想法,方案是外表不动,内部彻底改造。当时没提出建新馆,因为各国使馆云集的华盛顿,其地价极为昂贵,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新馆非当时中国国力所能及。李道豫大使则主张建新馆。他指出,从百年大计考虑,建设新馆尽管尚待时日,却势在必行。

  此时,伴随中国外交事业的迅速发展,驻外使馆的改革也加快了速度。其中一项重要改革是对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改革后的驻外使领馆减少了工勤人员,使馆人员增加了收入,配偶可以随任,住宿逐步迁到馆外的公寓。

38.jpg

2005年11月20日,作者(左四)陪同美国总统老布什在北京老山自行车训练基地。

  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强大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驻外使领馆的馆舍建设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

  1999年初,中美双方开始就为在对方首都建新馆提供土地问题进行谈判,之后双方又就施工条件协议进行了谈判,直到2003年,漫长的谈判有了眉目,当年11月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有关协议。其最主要推动力源于美方在北京的大使馆也遇到了与我们相同的空间困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在中国有雇员上千人,因房子不够用而将各个部门拆分在北京十余个处所办公。

  由于双方都急需建设新馆舍,谈判虽几度搁浅,但总能适时转圜,互惠成为打开双方僵局的最好钥匙。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以及根据双方在对方首都的大使馆所占地皮总面积应相等的原则,中方给予美方亮马桥附近4万平方米的土地建设新馆,从此他们将告别分散办公而可以将所有的机构合到统一地点;美方将华盛顿1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划给了中国建设新馆,老馆舍依然保留,已经搬出的教育、商务、文化、武官处等原地不动。

39.jpg

中国驻美大使馆办公楼外貌

  确定建设新使馆后,首先要确定的是新使馆的设计方案。这将不是一座普通建筑,它是坐落于美国土地上的中国象征,须兼具政治和文化意义,既要体现中国气质和中国精神,又要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中美两国之间密切往来的现状相适应,从而更好地成为13亿中国人民和3亿美国人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设计师由谁担当?经过遴选,新使馆的设计师最终确定为当时已退休、89岁的着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其儿子的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参与具体工作。

  贝聿铭先生为新使馆工程全力以赴,从构思草图至细部构造、材料选择、艺术品匹配,无不亲为。他的两个儿子贝建中和贝礼中几乎插不上手。贝老认为,这个建筑要庄重、有力量、展现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地位。建筑整体仍遵循中国传统的庭院布局,但外形上采用现代的更加国际化的方式。

  2004年5月,设计获得美国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和艺术委员会的批准。

  新馆奠基

  2004年2月10日,北京朝阳区亮马河第三使馆区,后来被称为亮马桥东街6号的土地上,一片节日气象,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馆建设开工典礼在这里举行。它将成为美国国务院在海外建设的最大项目之一。

  它由总部在旧金山的美国最大的建筑设计公司SOM设计,建设计划耗资23亿元人民币(约2.75亿美元),将雇佣1500名中国工人,预计于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竣工。各界人士约300人参加了破土动工仪式。作为外交部副部长,我应邀参加了开工典礼。

40.jpg

奠基石

  2005年4月22日,华盛顿使馆区之一国际使馆中心红旗招展,继美国大使馆在北京开工一年零两个月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我和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以及贝聿铭先生一起为奠基石培土。

  奠基石来自山东泰安,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块最好的泰山青,重达800公斤,由最好的工匠将国务委员唐家璇的亲笔题词刻于其上。这块奠基石将永远被镶嵌在建成后的驻美使馆大楼上。之所以选择泰山石为工程的奠基石,与泰山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孔子登泰山以后,历代文人墨客登泰山抒壮志,赋予泰山以浓厚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泰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未来中国大使馆所在的这块区域,最初是30年前美国国会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新独立国家建设大使馆的需要,专门辟出前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空地用做外交用途。

  与地处市中心、车水马龙的“第一使馆区”马萨诸塞大道相比,位于西北角的国际使馆中心一度被认为是华盛顿特区的“下只角”。但是1984年第一个入驻该地的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深谙其安全而低调的好处。后来约旦、科威特、巴林、埃及、奥地利等18国大使馆相继在此落户,该地区往往被称为华盛顿第二使馆区。

  美国媒体认为,随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的落成,华盛顿的外交机构版图将被改写,国际使馆中心与马萨诸塞大道“分庭抗争”的新格局将由此形成。由于是新的建筑,令人印象深刻,这可以给予中国一个高调展露自己的机会,也提供了中美之间交流的机会。

41.jpg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全景

  基于安全理由,中美双方达成协议,各自聘用本国工人修建大使馆,美国派出大约500名建筑工人到北京修建大使馆的重要部分,中国亦派出数百名工人到华盛顿建设大使馆。外交部特别派出行政司司长高锡堂担任驻美使馆工程处主任。高司长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长期从事驻外使领馆的馆舍建设,经验丰富。

  2006年1月起,中国建筑工人们来到华盛顿,住在纽约大道上的一家旅馆,为时两年多。工地采取封闭式管理,工地大门上赫然写着“中国建工”四个大字。中国工人们对能参与这样一个大项目感到自豪。

  奠基两年后的2006年4月26日,新馆结构封顶,随即开始后期内部装修。

  开馆典礼

  2008年7月29日,北京奥运会前10天,中美建交30周年前4个月,下午6时,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庄重与典雅、传统与现代、中国特色与西方品位于一体的、代表中国崭新国际形象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举行的隆重开馆仪式。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建成,是中美关系发展史上一件标志性大事,既反映了中美关系的良好现状,也象征着两国关系广阔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42.jpg

2008年7月29日,驻美国使馆新馆开馆仪式举行。

  此时,我的心情更是难以平静。30年前,我还是一名青年外交官,亲历了老使馆走过的不少日日夜夜;30年后,我作为大使置身这座气度不凡的中国驻美新使馆。

  三年来,我眼看着这座外交殿堂拔地而起,我熟悉这里的每块石头、每株花草、每处装修,我知道为它付出智慧和汗水的每道工序、每个团队。我在简短致辞中表示,建设新馆舍是几代中国驻美外交官的梦想,今天终于美梦成真。我们一定不辜负祖国人民的重托,用好新馆舍,管好新馆舍,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作出新贡献。

  经过三年施工,这一宏大工程终于得以完全向世人展示和付诸使用。新馆占地10796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在华盛顿使馆区中堪称“老大”,它刷新了华盛顿规模最大的外国使馆办公楼建筑的新纪录。

  新馆距白宫6.4公里,和康涅狄格大道2300号老使馆相隔4.8公里。与有着“世界外交中心”之称的马萨诸塞大道相比,这里少了些嘈杂,多了几分宁谧。凡纳斯街北侧,与大使馆隔街相望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在这个高楼罕见的使馆区域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已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个区域的地标性建筑。

43.jpg

2008年7月29日,驻美国使馆新办公楼设计师贝聿铭先生出席新馆开馆仪式。

  从新馆宽阔的入口大厅到整个建筑,“贝氏”风格可以说一气呵成,处处呼应。主入口部分造型丰富,用贝老一贯喜欢的三角形为主题,这个造型也被贝老用于他稍后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的主入口部分。

  入口大厅后面的平台,是一个富于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花园,30多根来自苏州的石笋,经艺术家刘丹先生与贝老一个多月的现场调整,形成了一组绝美的雕塑。新馆办公楼地上5层地下3层,可满足约200人的办公之用,电影报告厅可以容纳200人,招待大厅可容纳500人。新馆办公楼墙壁外挂从法国进口的石灰岩,对外部分地面铺的是从意大利和中国运来的大理石。

  新使馆外观简洁朴素,内部主要公共部位的装修风格与外观相呼应,但在一些厅室,设计师尽量将中国文化的东西有机融入到简洁大方的室内空间。

  整个装修装潢,无不以国粹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现代气息,折射了新世纪中国的胸怀气度和综合国力。新馆的镇馆之宝则是全国人大赠送给驻美使馆的巨幅中国画《黄山朝晖》,江西省人民政府赠送的景德镇大瓷花瓶分立两旁,成为新馆门厅扑面而来的亮丽风景。

44.jpg

作者在新馆开馆仪式致辞

  华盛顿被视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外交首都。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新馆交通方便。从地铁红线的VanNess-UDC站出来,步行不到5分钟,矗立于凡纳斯街南侧的中国大使馆新馆白色的建筑群便映入眼帘。

  因《外交建筑史:建设美国的大使馆》一书扬名的美国建筑界简·罗福勒教授说:“我见过它在施工时的样子,我觉得它会成为美国外交景色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建筑。”

  事实上,大多数路人此前并不知道这里就是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所在地。在他们眼里,这儿就是华盛顿街景的一部分。从新馆向南走,沿着康涅狄格大道可以路过现在仍在正常使用的大使馆旧馆。相形之下,这座由旅馆改造的红色砖楼显得异常低调,路过它的行人大多只有一个目的——奔向不远处的华盛顿动物园,去看镇园之宝大熊猫。

  从旧馆到新馆,它不仅仅是空间的扩大,更向世界呈现了中国从落后封闭到繁荣开放的历程与姿态,象征着中美关系的前景将越来越宽广。

45.jpg

美国驻华大使馆

  继中国驻美国新使馆开馆仪式后,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位于北京的“新家”正式开馆。前来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美国总统布什出席揭幕剪彩仪式。

  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规模在美国驻世界各地的大使馆中居于第二,仅次于巴格达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新馆造价4.34亿美元,占地10英亩,主体是一幢8层大楼,外部包裹着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三个区域之间由花园、院落、木桥、竹林和荷塘相连。建筑设计为美式现代风格,但景观特色源于古代中国园林模式。耗资巨大的新馆舍开工充分表明美国十分重视对华关系。

  新馆将可以容纳700名工作人员和20多个联邦机构的办事处。之前这些机构分布在十几处不同的地方,对工作的开展非常不便,新馆落成后,他们将能集中办公。

  自2001年起即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的雷德提到中美两国互建新使馆时说,美中双边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但当年美国政府10个代表机构的500多名在华工作人员,分布在北京8个不同的地方办公;后来,美国26个政府机构的1100多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北京22个不同的地方。新馆建成后,大家第一次在一个统一的、安全的建筑内共同工作了。

  新馆感怀

  2008年底至2009年初,我们迎来了中美建交30周年。几乎不约而同,两栋新馆舍改写了中美两国首都使馆区的地图。两国新使馆的规模和占地面积都比原来的大,面积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

  两国关系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之时,中美两个新使馆的开馆典礼,作为“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成为关注中美关系的世界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

46.jpg

2009年12月,作者在驻美使馆老馆前留影。

  《旧金山纪事报》2006年4月的一篇报道称,中国新使馆将使附近其他多国的使馆暗淡无光。报道还说,中国官员说建新使馆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空间”,但实际上,新使馆提供的远不止活动空间,这是一个用钢铁和石头构成的物质宣言,中国如今已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并希望让它的存在在世界上目前仅存的超级大国的首都被感觉到。

  美国媒体还评论道:“流光溢彩的新馆舍将取代曾经做过饭店的低矮、不起眼的红砖建筑。这种变化凸显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不断上升的地位。”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认为,新建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体现出中国这一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而产生的需求。

  “中美之间存在互补性,中美两国的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是也相互吸引。作为中国在美国的外交代表机构,大使馆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新的大使馆,应该作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大使馆的规模,与两国人口规模相适应,于美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中国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地位相适应,也与两国之间密切贸易往来的现状相适应。”

47.jpg

2009年11月18日,作者陪同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游览长城。

  2010年3月我卸任驻美大使之前,在新使馆工作了一年多。我在那里接待了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我在那里庆祝了建国60周年;我在那里会见、宴请了难以计数的各方宾客。每当我站在这座宽敞、明亮、典雅的外交殿堂里待客时,每当我听到客人们发自内心对新馆舍的赞美时,自豪和感恩之情从心底油然升起。

  人们会因为一个场景,记住一段生活;也会因为一座建筑,记住一个国家或民族。新老两座使馆都留下了我的事业足迹,两座建筑让我看到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感受到祖国兴旺发达的历史;许多场景已在我的脑海中定格,包括我的大使生涯与这座建筑的破土动工和完工入住相伴随。我为在自己的大使任内完成这件大事,为这个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而骄傲。

  面对这座新建筑,我总会产生一种情怀:中国驻美国新馆将继续见证两国关系下一个30年的新征程!


  作者简介

  周文重 曾任中国驻巴巴多斯特命全权大使兼驻安提瓜和巴布达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