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公共外交讲坛(第十期)邓俊秉《领略多彩的印度》下
时间:2011-12-27 来源:公共外交网
公共外交讲坛(第十期)邓俊秉《领略多彩的印度》下
   

b476fb3fda257378d1766caeb6a34b2a.jpg

领略多彩的印度

主讲人:邓俊秉

    继去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今年又是两国的交流年。这两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和当今吸引人们关注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为了在今后的世界舞台上能够真正做到“龙象共舞“,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一个退休的外交老兵,我曾先后在南亚三个大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工作了10年,并且翻译了《阿尤布•汗---巴基斯坦首位军事统治者》和《我的祖父圣雄甘地》两本书。去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的中国网为庆祝中印建交60周年,特地为圣雄甘地这本书出了光盘作为献礼,我做的这些事就是为了增进中国和南亚、尤其是中印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尽点微力。

    今天有幸能向公共外交网的网友们介绍印度大文化的方方面面,分享我对这个近邻的体会和认识,从而为你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中印两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帮助,这正是我接受邀请的初衷和目的。言归正传,关于印度的大文化,我将谈谈以下6个方面:

    1)不可思议的国度,
    2)悠久灿烂的文明,
    3)宗教与种姓,
    4)民族和语言,
    5)诗歌、音乐、舞蹈和电影,
    6)礼仪与风俗习惯。

    1) 不可思议的国度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既是2千年来同我国有着历史渊源的近邻,又是当今同我国并驾齐驱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仍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鲜为人知的国家。印度的文化,不仅是古代世界四大文化之中的一只奇葩,更是同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一样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绽放着多元化的光彩。

    踏上印度的国土,放眼望去,处处都矗立着历史文化古迹。它们有形而无声地叙述着这个多人种、多宗教和多元文化国度的昔日辉煌,充分展示了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业绩,尽情倾诉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在德里有建于1648年的莫卧尔王朝的皇宫--红堡,矗立着73米高的古特伯高塔,这座古塔被誉为印度斯坦七大奇迹之一;此外,还有莫卧尔王朝胡马雍大帝的陵墓,贾马清真寺和圣雄甘地

    墓。距离德里200公里的是闻名于世的阿格拉城堡和被誉为印度珍珠的泰姬陵。在印度,还有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鹿野苑,桑其的佛教建筑群,享有盛名的阿旃(zhan)陀和爱罗拉石窟,耆(qi)那教创始人“大雄”的赤身巨型石雕,克久拉霍独具一格的性力派石雕塔群,阿姆利则的锡克教金庙,斋普尔的风宫,果阿的天主教堂。这些古迹年代不一,风格各异,却都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印度的迷人之处不仅局限于它的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精美绝伦的建筑群体。印度,这个拥有一百多个民族、几十种语言和上百种方言的国度,被称作 “人种博物馆”。它4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当地民族和外来民族不断交往、斗争和融合的历史。

    印度在宗教、哲学、农业、数学、文学、诗歌、音乐,舞蹈、雕刻、壁画等众多领域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著名史诗《摩诃(he)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印度流芳百世、家喻户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出现了众多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民族英雄、诗人、作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阿育王、阿克巴大帝、西瓦吉、詹西女王、圣雄甘地、尼赫鲁、泰戈尔等名人都是中国人所熟悉的。

    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经过了190年前赴后继的斗争终于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今日的印度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令人羡慕的新兴经济体。然而,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印度面临诸多挑战,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任重而道远。这个世界第二大的人口大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0% 多,文盲率占近40% ,贫富悬殊和城乡差距难以缩小,落后基础设施的改观尚需时日。

    来到印度,你会惊奇地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这里,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文明与落后、发达与原始、贫困与豪富、民族自豪与崇洋媚外共存并交织在一起。

    2) 悠久灿烂的文明

    印度得名于印度河,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是唯一缺乏文字记载的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国度。根据莫亨约 达罗和哈喇帕这两个古城发掘的遗址的显示,当时印度河流的居民已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使用的是青铜制造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 充分证明了流行于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的印度文明已是相当发达的古代文明。

    印度各族人民为世界文化和科学宝库提供了可贵的财富。至今世人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发明的。早先,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借用于印度人的,然后传给了欧洲人,之后流传于世界各地。古代印度的科学家对数学的代数、

    几何和三角原理做出了不少贡献。早在公元前,印度人就创造了大量的史诗,最出名的是写于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摩诃(he)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早在北欧还处于无文化野蛮的时代时,古印度已有了婆罗门和天竺文化,吠陀经和古典梵语。前面提到的莫亨约 达罗古城,在当时已是闻名遐迩的文化之都。历来,印度各民族都酷爱音乐和舞蹈,歌舞丰富多彩,流派纷呈。至今,印度仍拥有和保存着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21 处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这些古迹忠实地记录了古印度的民族在建筑、雕刻、 绘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印度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宗教建筑,主要为三大教的佛教建筑(坐落在博帕尔的桑奇等地)、印度教建筑(瓦兰加尔、马杜赖等地) 和伊斯兰教建筑(德里,特别是阿格拉等地)。

    至今,印度仍保存着一些著名的石窟寺院。前面提到的著名的阿旃(zhan)陀和爱罗拉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建造这两座石窟大约化了7百多年的时间(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6、7世纪),完全是靠当时辛勤的劳苦工匠,经历了悠悠岁月,用双手将一座野林荒山变成了一个气势宏伟的艺术宝库。阿旃(zhan)陀石窟的石雕凸显了佛教本身的故事以及印度宫廷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玄武岩的悬崖上开凿出来的几十个佛教庙宇和寺院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雕刻和壁画随处可见。石窟中最大的是印度教的盖拉沙庙,高达40公尺,方圆200公尺。围绕庙宇四周的是柱子、角锥和圆屋顶,拱(gong)门里面是由石柱支撑着的庙宇大殿。

    印度还有其他著名的文化古迹。 如在15世纪,建于契托尔的胜利塔 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以及在马德拉斯附近的石岩上开凿的玛哈巴 利普拉姆庙和斋普尔的古代观象台等历史名胜。最有名的要数阿格拉城堡和泰姬陵。前者是1527年—1658年的莫卧尔王朝的首都,有阿克巴王的宫殿和城堡,还有沙杰罕王的大清真寺。闻名于世的泰姬陵是沙杰罕王为其妻蒙泰姬所建的白色大理石陵墓。为了获得格式的庄严与和谐,该陵墓建造在四角有四座尖塔的墓坛上。从墓坛到塔尖,泰姬陵高达75公尺左右,陵墓两旁各有一座红砂石建成的建筑,陵墓前有水池和花园。印度人民化了整整18年功夫(1632—1650年)建成了这座凸显他们智慧结晶的陵墓,已成为世界七大古代建筑奇 迹之一。此外,泰米尔族古代建筑中的庙宇也十分出名,它们集中在马杜赖,第鲁契拉巴里和拉牟斯瓦拉姆等地。

    (略:历史概述部分----古代印度不断遭受外来游牧民族的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高加索一带的雅利安部族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了印度;从此,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衰落。 经过长期的斗争,入侵者征服了土著民族,之后向东推进,占领了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和确立了维持统治者利益的种姓制度。公元前6-5世纪,波斯帝国并吞了健陀罗和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渡过了印度河,并吞了一些小国。本想继续向恒河推进,后来因为实力削弱,不得不撤退。然而,他的入侵间接促进了印度统一的形成和孔雀帝国的扩张。

    外来民族的多次入侵不仅带来了与印度种族的混战以及文化上的对立、冲突、交流和融合,而且也使印度社会文化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纵观印度的历史,这个国家大部分时间均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只有使印度统一起来的最著名最强盛的三大王朝—孔雀王朝、 笈(ji)多王朝和莫卧尔王朝,各自显示了盛行的佛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的辉煌。在整个漫长的印度历史中,这三种文化传统“各领风骚数百年”,影响深远。
    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大帝国。约在公元前324年,摩揭陀国(恒河平原最强大的国家)的旃陀罗 笈多(月护孔雀王)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273年,他的孙子阿育王登基后,不仅大力推崇佛教,而且全面扩张了帝国的版图,使孔雀王朝达到鼎盛时期。该王朝促使印度在政治上获得统一长达1个多世纪,约在公元前185 年消亡。

    笈多王朝是印度人创建的另一个大帝国。公元3世纪,摩揭陀国君主旃陀罗 笈多一世,在恒河流域东、中部建立了笈多王朝。他的子孙即位后,不断扩大版图,而他孙子旃陀罗 笈多二世在位期间正是该王朝鼎盛时期,当时中国高僧法显访问了印度。笈多王朝到5世纪形成一个中央集权大国,先后统治200多年,是印度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笈多王朝也是印度教文化全盛时期,一些历史学家称它是印度的“黄金时代”。

    莫卧尔王朝是由外来民族蒙古人建立的。1525年,帖木儿(曾于1398年率12万军队从中亚入侵印度)六世孙巴布尔率兵南下入侵印度,次年攻占德里,并征服北印度大部地区,建立了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莫卧尔帝国(1526—1857年)。他孙子阿克巴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对外,通过武力征服,大大扩张了该王朝的疆域;对内采取行之有效的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是这个推崇伊斯兰教的封建帝国的极盛时期。享誉世界的泰姬陵建于1632年至1650年,是该王朝第5代皇帝沙杰罕为其爱妻蒙泰姬建的陵墓。

    16世纪初以来,葡萄牙、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通过海路先后入侵印度。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并于1600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使它成为他们侵略和统治印度的主要工具。1757年爆发的著名的普拉西战役,是印度与英国的首次正式较量,以其失败而告终。从此,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经历了漫长而血腥的过程,直到1947年8月15日,英国把政权移交给印度和巴基斯坦,才结束了190年的统治。)

    3) 宗教与种姓

    印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在法律上而言,是个政教分离的国家,从政治上讲,是个世俗国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是个有着浓郁宗教气氛的国家。因而,我们不妨将印度称为一个世俗的宗教大国。在这儿,宗教对生活的影响比比皆是,几乎人人都信教—人以宗教划群,物以宗教定性。在这儿,诞生了婆罗门教、耆那教、佛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现在,我简单介绍一下今日印度流行的几大宗教:

    a. 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印度教徒约占印度12亿人口中的83%。印度教源于古代婆罗门教,继承了该宗教的基本教义,吸收了佛教、耆那教“因果报应”、“人生轮回”和不杀生的思想,并在吸收了民间多种信仰的基础上形成的。印度教的许多神中,梵天(创造神)、湿婆(破坏与再生神)和毗(pi)湿奴(保护神)为三大主神。虽然大多数印度教徒是多神论者,他们更崇拜这三大神。因为这些神象征着宇宙间的各种力量。此外,四部吠陀经是印度教最神圣和古老的经典。

    b. 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约占印度总人口的11.7%。11世纪后,居住在阿富汗的穆斯林入侵印度,先后在北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尔帝国,但由于印度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伊斯兰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兴衰。同崇尚万神的印度教相比,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论宗教,只信奉真主阿拉,主张教徒亲如手足、一律平等,以及建立无种姓等级的社会。由于这两个教派风马牛不相及,差异巨大,常常发生摩擦和冲突。在印巴独立后,巴基斯坦成为了伊斯兰国家,印度也成为世界上穆斯林三大生活和文化中心之一。

    c.  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一的基督教早在公元1世纪50 年代就传入印度,先后在南印度建立了早期的基督教堂,至今仍保留着它们的遗迹。目前,印度基督教已分成基督教和天主教两大教派,它们的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2.3 % 左右,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诸邦、印度东北部和各大城市。

    d. 锡克教由其祖师那纳克创建于15世纪,是在伊斯兰教影响下为弥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之间差距而衍生的一个印度教派。该教崇尚一神论,提倡平等、友爱和实干,既反对印度教主张的种姓制度,又不认同伊斯兰教排斥异教的各种做法,甚至不赞成崇拜宗教偶像和歧视妇女。17世纪,祖师高文德 辛格成功地将锡克教徒变成一支反对宗教迫害和具有战斗力的教派。至今,锡克人仍以英勇善战而著称。锡克男士名字后都要加“辛格”一字,意思是“狮子”,并用头巾裹头;锡克女士名字后都加“考尔”一字,意思是“公主”。 锡克教徒崇尚5 K: a. Kesh—蓄长发和长须,b. Kangha—戴木梳,c. Kachha—穿长至膝盖的上衣,d. Kara—右手腕戴铁制手镯,e. Kirpan—佩剑在身。今日的锡克教徒约占印度总人口的2%,绝大部分集中在旁遮普邦,其次是德里和哈里亚那邦。

    e. 耆(qi)那教虽比佛教起源还早,但都产生于同一时期和同一地域,其创始人是被誉为“大雄”的瓦尔塔玛纳,他大约和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生于同一时代。该教同佛教都反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在印度文化领域中属于非正统部分。耆那教主张理性高于一切,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和贞洁会导致解脱,从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教徒除俗人外,还包括和尚和尼姑。当今耆那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0.4% 左右,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特别是在古吉拉特和卡纳塔卡两个邦仍有不少建筑精美的耆那教庙宇。

    f. 公元前6世纪左右,佛教诞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属尼泊尔),该教创始人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是这一小国的王子。在公元前

    273年,阿育王成了孔雀王朝的统治者后,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将佛教定为国教,编纂佛典,并派人到国外去传播,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后来,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的派系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自公元8、9世纪之后,佛教在印度开始衰微,到了13世纪几乎消亡。目前,印度的佛教徒仅占该国人口的0.77 % 左右。他们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以及印度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我藏南地区)。

    此外,还有8世纪初从伊朗传入印度的琐罗亚斯德教,即现在有些人称印度帕西人崇拜的“拜火教”。其实,这个称谓令帕西人恼火,因为他们不只是崇拜火,还崇拜水和土。印度不乏形形式式的民间信仰, 约占该国人口0.4的边远地区的部落人群,大都崇拜万物有灵,有些信仰一神教,有些信仰多神教。牛是湿婆神的坐骑,受到所有印度人崇拜,奉为神灵。其他动物,如蛇、猴和鼠也被视为圣物,受到尊敬。

    要了解印度,应先了解其种姓制度,因为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婚姻、家庭、职业和社交都与该制度有关。总之,它是印度特有的封建世袭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是公元前1500千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后而兴起的。入侵者为了巩固统治,征服当地土著人,按不同职业将自己和当地人划分成不同贵贱等级,终身不变,世代相传。各个种姓之间界限严格,不能通婚,不能交往,不能同位而坐同席而食。以下是最初形成的四大种姓:一)婆罗门,即从事等级最高祭祀和文化职业的僧侣,二)刹(sha)帝利,即从事从事行政和征战的武士、王公与贵族,三)吠舍,即从事贸易的商人,四)首陀罗,即从事地位最低的农业和其他体力劳动的平民。除了以上四大种姓外,还有一个被贬为“贱民”的阶层,称作“不可接触者”(后来在上世纪30年代,圣雄甘地称为它“上帝之子民”,英国殖民当局称它为“表列种姓”); 实际上,它是种姓制度的第5个等级。根据上世纪90年代印度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贱民有1.38亿,占印度总人口的16.48%。他们之中绝大多数是农村的贫雇农和城市的清洁工、皮革工和苦力,由于他们绝大部分是文盲,社会地位低下,在各个方面受到歧视,过着贫穷和悲惨的生活。
    虽然世世代代的种姓制度发生了变化和分裂,然而它对印度社会带来了种种危害,使若干个社会集团有高低之分和贵贱之别,政治上造成人民不团结,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迫使妇女的地位低下。因而,它是印度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印度独立后,政府为了改善低种姓(贱民)的地位和生活,曾制定有关法律和采取不少措施;还在教育、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方便。然而,情况没有太大的改变。 总之,种姓制度的特点—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同一等级)、等级区分和社会隔离依然存在。此外,在印度历届选举中,很多政党都各自拉拢某些种姓,以争取选票。在位的执政党均声称要保护贱民,下台的反对党则惯用迫害贱民的事件来攻击执政党,以捞去政治资本。

    鉴于印度各地迫害贱民的事件层出不穷,多年来,这个不可接触的阶层为了争取自身的权利,成立了政党进行斗争。然而,由于政府的高压和内部意见的分歧和组织的分裂,力量受到削弱。直到上世纪90年代,政府宣布落后阶层保留政策后,低种姓在政治上迅速崛起。许多代表低种性的政党在印度政坛上空前活跃,促进了印度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在本人在印度任期间的亲身经历,我给你们介绍两个有趣的贱民故事:(2005年8月已作古的印度前总统拉纳亚南,虽出身表列种姓,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在贱民之中确实是空前绝后,令人感叹。当年,作为一个年轻的外交官,曾亲自写信给总理尼赫鲁要求和一个才华洋溢的缅甸姑娘乌莎结婚,总理被他的勇气和正当的理由所打动,破例同意了这门异国姻缘。作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在中印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后,他是1976年印度派驻中国的首任大使,之后先后担任了内阁部长、副总统和总统的职务。我们在印度工作期间,同他和夫人乌莎女士结下了亲密的友谊,总统对华有好,认为我国的强大对印度不仅不构成威胁,而是有力的支持。另一个贱民是在我门使馆工作的清洁工—他的状况是生活在当今印度最底层的不可接触阶层的缩影。在我馆工作的十几个印度清洁工中,他总是独自一人,一声不响地扫地,从不和别人讲话,看到我们,总是退到一边,默默低下头让我们走过,再继续扫地。其他清洁工从来不理睬他,视他为陌路人一般。逢年过节,我们给印度雇员分发礼品时,他总是最后一个来到我们身边,默默跪下,抚摸我们的脚背,捧着礼品默默离去。唯一一次他出声对我们表示感谢的是在我们离任后回到新德里参加某次研讨会重访使馆见了他并送给他一点纪念品时,他照例跪下抚摸我们的脚背,竟破例轻声表示感谢。)

    4)民族与语言

    印度是个多人种多民族的国家,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世界上许多种族都能在这儿找到各自的代表。除了几十个小的民族之外,以下是印度的十大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传统和风俗习惯:

    印度斯坦族,占全印人口40% 左右,主要说印地语,分布在北方邦、哈里亚那、比哈尔、拉贾斯坦和中央邦等地。

    孟加拉族,占全印人口8% 左右,说孟加拉语,分布在西孟加拉邦。

    泰鲁固族,占全印人口近8% ,説泰鲁固语,分布在安德拉邦。

    马拉地族,占全印人口7.40% 左右,说马拉地语,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

    泰米尔族,占全印人口6.30%左右,说泰米尔语,分布在泰米尔纳杜邦。

    古吉拉地族,占全印人口近5%,说古吉拉地语,分布在古吉拉特邦。

    加拿达族,占全印人口近4%,说加拿达语,分布在卡纳塔卡邦。

    马拉雅拉姆族,占全印人口3.60%左右,说马拉雅拉姆语,分布在克拉拉邦。

    奥里雅族,占全印人口3.32% 左右,说奥里雅语,分布在奥里萨邦。

    旁遮普族,占全印人口2.76%左右,说旁遮普语,分布在旁遮普邦和昌迪加尔市。

    印度是个有着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国家。据有关资料统计,该国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总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到33种。自古以来,印度从来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梵文虽曾是通用的语言,却只是贵族的语言,而不是百姓的语言。英国殖民时期,英语虽成为各族之间交往的语言,然而只局限于少数受过教育的人们之中。

    印度众多的语言大致属于以下4大语系:印欧语系,包括北印度大多数民族的语言;达罗毗荼语系,包括南印度各民族的语言;藏汉语系,覆盖喜马拉雅山区各民族和印缅边境各部族的语言;孟达语系,主要是中央印度高原东部各组的语言。此外,印地语是印度斯坦族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分为东西两大组方言。西部方言称作喀利波利语,有两种文体:天城体(即印地文)和乌尔都体(即采用阿拉伯字母的乌尔都文)。印地语虽是印度的国语,应用它的却不到印度人口的一半。

    语言问题同民族问题一样,在印度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独立以后,宪法规定印地语成为全国的官方语言,其他14种地区语言为民族语言即各邦的官方语言,并规定保留英语为官方语言直到1965年, 然后由印地语取而代之。这一主张遭到非印地语邦的强烈抵制。1967年,印度议会通过了官方语言修正法案,提出英语仍为官方语言。1992年,议会又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规定另外3种地区语言为民族语言和邦官方语言。截至今日,虽然印度语和英语都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但英语却是印度唯一的一种各民族、各地区都能接受的语言和各种职业、各方人士的共同语言。

    5)文学、音乐、舞蹈和电影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它的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流芳百世,发扬光大,延续至今。为了让各位对该国的软实力有所了解,下面我就印度的诗歌、音乐、舞蹈和电影做个简略的介绍:

    文学:被誉为印度人圣典的最古老文献《吠陀》共分4集--《梨俱吠陀本集》、《莎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和《阿达婆吠陀本集》, 其中成书于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本集》收录了1千多首诗歌,堪称印度文学之源。印度古代两大史诗 《摩珂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此外, 流传至今的著名古代印度民间故事和寓言有《五卷书》、《故事海》、《益世嘉言集》和《百喻经》。古印度梵文文学经典还有《沙恭达罗》、《小泥车》等。
    近代,最为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就是罗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1861-1941)。1913年,这位孟加拉族文豪,以他的诗集 《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这也是非白人作家、亚洲作家第一次荣获这个奖项。同时,印地语文学中也出现了许多卓越的文学家,像被誉为人民作家的普列姆昌德,他的作品不仅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气息,而且标志着印度文学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当代印度一些著名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充分体验了印度人民热爱劳动、和平与自由的高尚品质。

    音乐: 印度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前面提到的《吠陀》最古老文献中,就有对音乐的记载。印度音乐始于祭祀、敬神音乐,自古以来有南北之分—称为印度斯坦音乐的北派和卡纳蒂克音乐的南派。13世纪的库斯罗和16世纪的坦桑被视为北派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而坦桑曾是莫卧尔王朝阿克巴王的宫廷乐师。17世纪的文卡塔马基和之后的赛亚加拉贾则是南派音乐的代表人物。尽管两派音乐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很不相同,但就其精髓而言却是相通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两派既保持了自身的特点,又相互汲取和交融,从而丰富了印度的传统音乐。
    印度人民喜爱音乐,各种民族语言的民歌遍及印度各地。在各种场合,人们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有收获的歌曲,提水和装车的歌曲,各种礼仪和集会的歌曲等等。

    古典音乐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古时由宫廷乐师或游唱诗人咏唱,现在仍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印度的乐器共分3类: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主要的乐器有海螺、长笛、谢赫奈伊(类似唢呐)、西塔尔(七弦琴)萨朗基(弦乐器)、锣、铃、钹(bo)、 大鼓等。

    目前盛行的印度电影音乐堪称是一种印度旋律和好莱坞曲调的混合物。印度的音乐电视在商业化的推动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舞蹈:印度舞蹈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艺术。 早在《梨俱吠陀本集》中就有舞女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印度大文法家伯你尼也曾提到过“舞蹈”一词。被誉为第5集《吠陀》是婆罗多的《舞蹈理论》,产生于公园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它是舞蹈艺术最早的论著。另一位与印度舞蹈有关的传说人物是湿婆(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他被称为“舞蹈之王”。

    印度古典舞蹈主要有6个派别:婆罗多、卡塔卡利、卡塔克、曼尼普利、奥迪西和库契普迪。源于泰米尔纳杜邦的婆罗多舞,原为祭神的,是南印度最古老的舞蹈。富有戏剧性的卡塔卡利舞是南印度喀拉拉邦的浓妆传统舞蹈,常演通宵,一次要演2--3个故事。 作为北印度的传统舞蹈,卡塔克舞是印度古代北部传统文化和莫卧尔王朝穆斯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节奏明快,以快速脚踢和旋转著称,盛行于勒克瑙和斋普尔。 起源于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利舞是山区民族一种柔软而抒情的舞蹈,主题是黑天神克里希纳和拉达的爱情奇遇故事。源于奥 里萨邦的奥迪西舞往日曾是寺院舞蹈,如今已广泛流传。库契普迪舞来自安德拉邦,其题材选自印度两大史诗。

    此外,印度各地还流行许多民间舞蹈。这些深受百姓喜爱的舞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尤其是部落舞蹈更有特色,是印度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是印度宗教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非常盛行。鉴于印度舞蹈表现的内

    容主要是印度的史诗、传说、人民的生活和情趣,因而它的宗教色彩和民间色彩均十分浓厚。

    电影:在当今世界,印度是一个电影大国。在今日印度,电影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娱乐和交流方式。

    1912年,印度电影之父巴尔吉拍摄了该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1931年,印度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截止1940年,印度影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从第一部影片的问世到上世纪70年代初,印度出产的故事片已超过1万多部,名列世界前茅。多年来,印度电影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艺术传统,沿袭着揉歌舞于一体的模式,流行于整个印度和广大的阿拉伯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电影事业突飞猛进;到了50年代,迈入黄金时期。当时出产的《流浪者》和《两亩地》是揭露现实、艺术性较强杰出影片的代表,标志着印度电影摆脱了殖民主义的影响,开始走上现实主义创作的新历程。
    著名的导演萨拉吉特 雷伊是印度电影界的杰出代表。他的第一部电影《大路之歌》就12次在国际上获奖,创造了印度电影史上的奇迹。他一生拍了35部影片,30多次获国际奖项。1992年3月,他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一个月后魂归西天。

    印度电影事业之所以发达,除了政府和私企的大量投资等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植根于印度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由于印度众多的电影观众来自中下阶层,看电影既是为了忘却现实,也是为了追求新的生活。 为此,许多制片人拍摄了大量的歌舞、惊险和打斗片,让他们陶醉于虚幻的世界; 还拍了许多反映他们苦难生活为主题的影片,为他们鸣不平,争取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6)礼仪与风俗习惯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大国,印度不仅有众多的节日和礼仪,更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礼仪:印度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有的是全国庄严地节日,有的是与自然和亲情有关,有的更是源于宗教和神话传说。下列是较为重要的节日: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即国庆日),每年1 月26日。印度独立后,于1950年1月26日在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宣布每年该日为其共和国日。

    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终于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独立。当天,印度总理总是登

    上老德里的红堡主持升旗仪式,各邦也举行升旗仪式,向抗英斗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致敬。

    洒红节 (Holi), 在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现已成为全民节日。由于该节处于印度收获之际,也可称为春节。洒红节源自很多传说,最有名的是印度古代一个名叫希尔涅格西普的暴君勾结其妹霍里卡用火暗害其子帕拉赫拉德的传说。该节是以善驱恶的象征,不分种姓、宗教和性别,人们见面相互泼洒红水或涂抹各色颜料,相互祝贺和拥抱,尽情载歌载舞。

    兄妹节(Raksha Bandhan),在公元8、9月间,是印度教徒显示兄妹情谊的节日。该节日源于古代因陀罗国王手系护身丝带战胜魔王的传说。这一天,姐妹给兄弟手腕上系上一根丝带,表示两重意义—姐妹祝愿兄弟精神愉快、生活富裕;如姐妹家中遇难,兄弟应义不容辞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第十夜节(Dussehra,也称十胜节)在公元9、10月间,全国以不同方式庆祝,为期10天。节日期间,印度北方地区用史诗《罗摩衍那》中的英雄罗摩大战锡兰十首王拉瓦那的故事作主题表演各种节目,第十夜进入高潮。此外,在印度城乡各大广场竖起拉瓦那等三个魔鬼的巨型纸人,纸人身内装着爆竹和火药等易燃物,“英雄罗摩“手持利剑射向纸人,使这三个魔鬼爆炸后然烧成灰烬,象征着邪恶势力土崩瓦解。

    灯节 (Divali), 在公元10、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共同庆祝3天。该节日源自很多传说,最有名的来自史诗《罗摩衍那》,
    罗摩战胜十首王夺回爱妻悉达,从而结束了14年的森林流放生活;返回王国时受到了家家户户百姓掌灯的热烈欢迎,之后继承了王位。
    目前,出了点灯外,各家各户准备了传统的甜食和丰盛吃食,大饱口福。餐后, 全家人来到外面燃放焰火;邻居和亲友互相串门祝贺节日,共同观赏花灯和焰火,热闹景象可与我国春节媲美。

    鉴于时间关系,现在无法介绍一些有关的礼仪,下面继续谈谈印度的某些风俗习惯。

    服装:印度人民至今仍身着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服装。信奉印度教的妇女一般都穿“莎丽“。这个充分显示印度女性妩媚的传统装束是由披肩裹身长达5、6米的棉纱或丝绸和贴身的短上衣而组成。她们有的在额头上还戴着美轮美奂的额饰—吉祥痣。然而,现代女士喜欢穿旁遮普式套装—由长裤(Salwar)、长袍(Kameez)和2.5米长的披肩 (Duppatta)组成。此外,虔诚的伊斯兰教妇女则穿称为”普尔卡“的落地黑色长袍,还戴面纱。

    由于天气炎热,信奉印度教的男士一般都穿称为“古尔达”的长衫或“格米兹”的衬衣,和称作“陀地”的宽松围裤。为了防止直射的阳光,他们有时外出还将脑袋用头巾包裹起来。伊斯兰男教徒平时都穿“古尔达”(长衫)和“巴贾玛”(长裤),并戴穆斯林小帽。节日庆典时,他们就穿称为“秋里达尔巴贾玛”的

    多折紧身腿裤和叫做“西尔万尼”的长外套,头裹头巾或戴帽子。西克教徒的最大特点是头上始终缠着各色包头巾(例如印度总理辛格总爱缠浅蓝色的头巾)。然而,许多印度男士现在更喜欢穿轻便的衬衫和裤子。

    饮食: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印度的烹饪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与中餐和西餐相比,它的独到之处就是在食品烹制过程中要加入多种香料—最为有名的是咖喱。鉴于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和不同的宗教信仰等因素,反映在饮食上,差别巨大。例如,南方的食品以辛辣著称,北方的食品却味道平和;印度教徒因尊牛为圣不吃牛肉,穆斯林则喜 吃牛肉却不吃猪肉;许多印度人出于对健康和宗教的考虑而食素,有些人特别是山区百姓却以肉类为主食。印度的主食以米饭(有时加入香料和素菜)、称为“贾巴蒂”的烤饼和“达尔”的浓汤(各种豆类熬制而成)为主。印度人都喜欢吃甜食,每顿正餐后必有一道沁人心 肺的甜食。不少印度人仍保持传统的吃法—不用刀叉,只用手抓食。印度人酷爱喝茶,喝的是煮得浓浓的红茶,外加白糖和牛奶;有的人爱喝加入香叶和柠檬汁的可口清茶。


    婚姻:在印度教盛行的印度社会,婚姻是宗教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标志着印度教徒进入第二个生活期—“家居期”。婚姻主要由父母包办,多数情况下,子女会同意父母的选择。按惯例,新娘家不仅要为女儿准备可观的嫁妆,还要负担高额婚礼的大部分开支。印度教徒结婚需经过以下4个阶段:对照星宫图,订婚仪式,结婚仪式的准备和结婚典礼(共分4个部分—带花环仪式、拜火仪式、茶点仪式和嫁妆成列仪式)。

    此外,婴儿出生后,印度教也有各种仪式保佑孩子幸福成长;人死后, 则将尸体放在柴堆上,覆盖干柴后点火焚化,过几天,家属将盛在金属罐里的骨灰,投到圣河里。此外,还有水葬,即将没有亲属的死者和孩子的尸体投到“圣河“中去。按教规,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实行土葬,葬礼分别由阿訇和牧师主持。
    短短1个多小时的介绍,远远不能覆盖印度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此,我将前面提到的有关我译作《我的祖父圣雄甘地》的光盘赠送给你们,希望它能帮助你们进一步了解印度多少起些作用。